欢迎来到中国酒源·名酒工业园·邛崃
首页· 微博·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天府羌寨 魅力羌年” ——邛崃市举行2020年南宝山羌历新年庆祝活动
文章来源:邛崃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0-11-23 13:34

沙朗跳起来,羊皮鼓敲起来,羊肉汤喝起来......11月21日,2020年南宝山羌历新年庆祝活动在南宝山镇直台村羌寨举行。

 活动分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基地”揭牌仪式、羌族传统艺术展演、非遗活态展示三个部分,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和邛崃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共邛崃市委宣传部、邛崃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邛崃市南宝山人民政府共同承办。

成都市政协副主席里赞出席活动。西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杨敏,邛崃市委书记王乾分别致辞。邛崃市政协主席欧俊波出席活动仪式,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总工会主席肖瑶主持揭牌仪式,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周洪彬出席。
王乾在致辞中首先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羌族同胞致以新年的问候和节日的祝福,向来宾表示热烈欢迎。王乾指出,羌族历史悠久,又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拥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直台村、木梯村的羌族同胞,作为古羌文化坚定守护人与传承者,带来的珍贵古羌文化已经成为邛崃大地的宝贵文化遗产,为邛崃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与活力。

王乾表示,邛崃一直致力于羌文化的更好保护、传承和发展,依托南宝山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民族文化,积极探索“羌文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持续举办南宝山羌族集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羌历新年庆祝、高山蓝莓旅游节等主题活动,成功打造了“成都最近羌寨”的乡村文化旅游品牌,让听羌歌、看羌舞、吃羌餐、喝羌酒、住羌家成为这里鲜明的旅游标识。在新一轮发展中,我们将进一步推动羌文化的价值转化,以文旅融合为媒介,充分展示羌族文化的独特风采,更加有力地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群众增收,让南宝羌寨成为羌族同胞的美好家园、邛崃旅游的靓丽名片。

杨敏在致辞中说,“5·12”汶川地震后,部分羌族同胞搬迁到南宝山镇直台村、木梯村,在这里新建家园,开创美好生活。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关心帮助下,勤劳智慧的羌族同胞建立“民族文化之家”,组建“邛羌艺术队”,建立羌文化博物馆等,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同时在经济生活各方面很好地融入到南宝山这个大家庭。在这里,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共同推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实践中开花结果,直台村2013年被评为“省级民族团结示范单位”,2017年被评为“全国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村”。

 杨敏表示,今天西南民族大学在南宝山挂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标志着学校与邛崃的合作迈出新的一步。下一步,将依托学校在羌族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经验,以及南宝山自然生态文化资源,为南宝山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和开发利用提供智力支持,为南宝山民族文化乡村旅游景区建设提供规划服务,为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依托学校作为四川省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为南宝山镇、邛崃市的干部队伍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助推农商文旅体深度融合发展。
揭牌仪式后,村寨的男女老幼盛装参加祭祀,身披羊皮袄、手持羊皮鼓的队伍在释比老人的带领下以献羌红、献祭品、祭山神等方式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国泰民安。

近年来,南宝山镇一直坚持以“文旅融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思路,助推第一三产业互动发展。目前已建成羌文化特色农家乐150余家,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收入1000万元以上。下一步,南宝山镇将按照邛崃市“产业功能区+特色镇+林盘”发展定位,打造西部具有羌族文化特色的康体运动旅游小镇,以“党建引领”为主线,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

当前,邛崃市正在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天府旅游名县”为契机,大力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以羌文化为代表的非遗资源整合,是近年来邛崃文旅融合发展的缩影之一,收获颇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上,邛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拥有国家级、省级、成都市级、邛崃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共34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个,成都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1个,邛崃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