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邛崃市金融赋能成都市域副中心建设座谈会召开。市委书记刘刚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央、省委、成都市委部署要求,围绕邛崃加快打造成都市域副中心这一共同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金融工作和地方经济发展双向赋能,为邛崃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金融保障。

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德彰出席会议并安排部署工作。
会上,正式发布“崃融通”融资贷款产品体系、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方案,4家驻邛银行机构代表、2家保险公司代表分别介绍各自的服务方案和举措,驻邛银行机构代表分别与园区、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签订合作协议。
刘刚在讲话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各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对邛崃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指出,金融是城市发展的“活水”,近年来,各金融机构胸怀大局、深耕地方,以创新的金融产品和精准的服务,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前三季度全市存贷款等主要指标保持稳定增长,邛崃经济社会的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金融的鼎力支持。
刘刚强调,要把握“时与势”,坚定高质量发展信心。当前,邛崃打造成都市域副中心,正处于加速起势、攻坚突破的关键时期,推动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势头正劲、未来可期。信心,源于战略能级的持续提升、经济韧性的生动展现、产业发展的澎湃动能、营商环境的迭代升级,更源于全市上下一心、同向发力。希望广大企业家继续坚定信心、创新发展,各金融机构继续深耕本土、赋能实体,让邛崃更加宜居宜业、宜游宜创,“近悦远来”城市魅力不断彰显。
刘刚强调,要聚焦“需与求”,提升金融服务实效性。金融系统要主动入局、靠前服务,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确保金融服务与实体需求同频共振、与规划蓝图深度契合。要支持产业发展,深入研究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种业、邛酒、绿色食品、医药医械等特色产业特性和企业需求,量身定制更多差异化、专属化的金融解决方案。要保障重大项目,紧跟大项目、大工程,创新融资模式、突出精准投放、快速直达,千方百计保障好资金需求。要服务企业成长,着力破解中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题,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普惠金融政策,加快完善“崃融通”融资贷款产品体系和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方案配套实施细则,推动产品真正落地见效。要推动城乡融合,积极参与城市更新项目,创新推出一系列适合农村市场的金融产品。
刘刚强调,要凝聚“心与力”,构建政银企命运共同体。金融服务质效的提升,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与企业在更宽、更广的领域携手并进、互利共赢。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政府要主动牵线搭桥,金融机构要深入一线服务,企业要专注创新发展,通过战略协同、政策配套、资源整合,形成“握指成拳”的强大合力。要主动担当、协同发力、狠抓落实,相关部门要持续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当好银企对接的“联络员”和金融服务的“保障员”,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金融机构要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尽快将签约资金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投资;广大企业要苦练内功,增强自身吸引金融资源的能力;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要提升市场化运营能力,切实带动村民富裕增收。
王德彰在安排工作时指出,金融与地方经济发展共生共荣。近年来,各金融机构与邛崃市委、市政府同心同向,切实履行服务地方发展的责任担当,为邛崃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进入新发展阶段,邛崃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高质量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变化,要把准政策走向,聚焦各自职能职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实现金融与经济共赢发展。金融机构要强化服务创新,因地制宜谋划适合邛崃的金融支持策略、产品和服务,精准浇灌实体经济。企业要加强项目策划、注重创新驱动、依法合规经营,以优良商誉和业绩争取金融机构更大投入和长久支持。村集体要用好金融杠杆,在发展镇域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部门要强化服务保障,守住防风险底线,为金融高质量发展引领护航。
王德彰指出,邛崃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赋能。要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引进培育更多基金项目,引导更多金融机构汇聚,深化国有“三资”管理改革,推动优质金融资源高效合理配置,为邛崃打造成都市域副中心注入更多动能。
会议还听取了邛崃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情况介绍,与会企业代表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作交流发言。
市领导杨永胜、杜俊兵、宋建兴、李敏、张一淼、周志晨,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金融机构、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等参加会议。
记者:王亚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