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酒源·名酒工业园·邛崃
首页· 微博·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践行新思想 争创新作为】市委书记曾洪扬接受成都电视台《今晚800》专访
文章来源:邛崃市新闻传媒中心 发布时间:2018-01-16 15:14

邛崃,古称“临邛”,筑城置县2300余年,是巴蜀四大古城之一,也是四川省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就是成都的西南门户,素有“临邛自古称繁庶,天府南来第一州”之美誉。

新时代新征程,在成都市新一轮的总体规划中,邛崃作为唯一横跨“西控” “南拓”区域的近郊区,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历史文化与创新开放并存的千年古城又有怎样的发展前景?1月4日,邛崃市委书记曾洪扬与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冬作客成都电视台《今晚800》特别节目“新天府会客厅”,畅谈邛崃未来发展的规划设想。

进入新时代,邛崃站在“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郊区新城”的高度上,积极找准自己的发展坐标,确定了三大战略定位,从而抢抓当前“西控”“南拓”机遇,努力实现“精美-邛崃”跨越发展。

战略定位的确立,将为成都“五中心一枢纽”提供特色化功能支撑。考虑到现状基础与发展潜力,按“比较优势、系统集成、高位赋能、科学布局”的原则,邛崃要努力建设“天府新区产业发展和成果转化基地、国家绿色食品优质白酒生产基地、国际南丝路文化创新创造交流中心、国家绿色高效农业与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具体来讲,就是依托毗邻天府新区的优势,与天府新区共建产业园区,建设天府新区产业发展和成果转化基地;依托中国最大白酒原酒基地和成都市绿色食品产业园的产业基础,建设国家绿色食品优质白酒生产基地;围绕邛崃的核心文化“南丝路文化”,对国家级邛窑大遗址考古公园等众多优秀历史文化元素,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国际南丝路文化创新创造交流中心;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依托优良的山水生态本底和乡村田园环境,建设国家绿色高效农业与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

邛崃是唯一横跨“西控”与“南拓”区域的近郊区,必须抢抓“西控”“南拓”历史机遇,始终坚持全域生态优先、绿色高效发展。“控”并不是要控制发展,而是要转变以往粗放式发展模式,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道路,发展绿色经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在“南拓”功能区的规划建设,也不是无限制的扩张,而是在资源分析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城市用地,对标天府新区规划建设标准,充分落实“以产促城、产城相融”的规划理念,发展高端制造业,打造1000亿级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建设宜业宜居新城。要通过“控”与“拓”平衡“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促进市域产业与城镇人口的合理分布,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此次通过高起点修编城市总体规划,重塑城乡空间结构与经济地理,实现“精美-邛崃”跨越发展。“精美-邛崃”,既是邛崃山美、水美、人文美的直观体现,也是进入新时代进行城市精准规划、精细管理的现实需求。为此,邛崃将着力构建3大现代化经济体系和2大民生体系。在工业发展方面,坚持以构建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为核心组织经济工作,以建设天府新区产业和成果转化基地为目标,建好天邛产业园区和绿色食品医药园区,构建“精新智造”为引领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农业上,深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坚持集中打造成新蒲、新邛路、西部山丘区3条现代农业示范带,建成1万亩稻渔综合种养、3万亩高端种业核心区等示范园区,培育拳头产品,构建“精细农业”品牌为核心的都市现代农业体系;在文化旅游方面,坚持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理念,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平乐古镇·天台山5A级景区,构建“精品文旅”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在城乡建设方面,有序推进旧城更新,提升中心城区动能与品质,高起点规划建设羊安新城,全域推进特色镇村建设,构建以“精致城乡”为目标的新型城镇体系;在公共服务方面,加强教育、医疗、文化事业保障,全面补齐民生短板,营造以“精彩生活”为导向的支撑保障体系。

 

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冬:

发挥悠久历史文化资源优势   持续推进古城的保护与发展

规划团队与地方政府在本轮规划中,不再像以往只关心城市的土地开发,而是将宜业宜居生活城市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主旋律,认识上高度统一。

我们知道,邛崃历史悠久、环境优美,是古南丝路重要城市,依托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优良的山水生态环境,以临邛古城和平乐·天台山精品文化旅游区为核心,建设成为国家历史文化旅游名城,成为邛崃一大亮点。

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文化遗产是不可复制的稀缺资源,在本次规划编制中,首先是保护好古城格局,延续古城肌理,避免大拆大建;其次开展了特色街巷规划研究,挖掘街巷文化,植入现代生活业态,为街巷增绿添景,使临邛古城的老街、小巷、院落焕发活力;最后是推行小街区规制,展现环境优美、尺度宜人、文化富集的古城风貌,打造宜人的街巷尺度,彰显临邛古城的街巷韵律,传承巴蜀古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