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邛崃南河水域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近百只红嘴鸥在此逐水嬉戏、翩跹翱翔。这些灵动的身影不仅吸引了大批摄影爱好者和市民驻足观赏、拍照记录,更成为邛崃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生动注脚。

11月5日上午,南河岸边,红嘴鸥时而掠过水面啄食嬉戏,时而展翅盘旋划出优美弧线,洁白的羽毛与清澈的河水相映成趣,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这些年越来越多鸟类来到南河,说明环境越来越好了。”市民王兴如说。

据了解,红嘴鸥是一种中型水鸟,因喙部呈鲜艳的红色而得名,常栖息于江河、湖泊、湿地等水域,以鱼类、甲壳类及水生昆虫为食,是典型的季节性候鸟。
红嘴鸥的如期而至,源于邛崃良好的生态禀赋。作为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邛崃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和中亚—南亚两条候鸟迁飞通道的交汇处,山、丘、坝地貌并存,河流水系纵横,49.31%的森林覆盖率为鸟类提供了多样栖息地。

目前,邛崃已记录野生鸟类247种,占全成都市的42.15%、全省的32.63%,黑鹳、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在此频频现身。良好生态并非偶然,而是源于持续不断的保护行动。近年来,邛崃在南河、天台山等10个区域设点监测巡护,通过林长巡林、护林员值守累计开展巡护超千次,拆除不规范防鸟网;联合多部门开展“春季护鸟行动”等专项整治,排查商户集市、救助鸟类,同时发放各类宣传资料、设立文明观鸟标识,以“巡护+执法+宣传”织密保护网,让生态优势持续转化为候鸟安心栖息的底气。
当前,邛崃正以实际行动书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答卷,这些远道而来的“羽客”,不仅为古城增添了灵动生机,更见证着这座城市生态宜居的幸福变迁。
相关部门提醒广大市民和摄影爱好者,观鸟时请保持适当距离,避免大声喧哗、追逐惊扰鸟类,不随意投喂人类食物,自觉遵守文明观鸟规范。让我们以温柔守护换候鸟安心停留,共同呵护这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记者:王生荣 冉定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