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在科学评估本辖区疫情防控形势基础上,逐步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邛崃市人社局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密切关注群众就业难题和企业需求,建立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运用线上办理、电话咨询等方式,耐心解答政策、精准推送岗位,有序推动全市企业复工复产和稳岗就业。
健全机制,用工服务保障有温度
健全“三个一”工作模式。建立健全“一个专班、一套机制、一张清单”的用工保障模式,迅速成立复工复产用工保障小组工作专班,建立《复工复产专班工作机制》,落实《复工复产用工保障小组重点工作清单》,推行领导主抓、分组协作、汇总会商的工作机制,全力为复工复产工作提供坚实的用工保障。
开展企业用工需求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电话咨询等形式开展企业用工需求调查,重点摸清规上企业用工需求,切实掌握企业复工复产用工情况,实行“一对一”精准服务,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用工方面的难点堵点问题。近期,已集中摸排全市184家规上企业当前用工需求。
搭建平台,助企复工复产有速度。拓宽人力资源精准匹配双向通道。搭建线上供需平台,充分发挥“邛崃人社”官微、“崃·就业”“职位你崃”“企业HR联盟”等线上载体作用,通过简单易懂的操作方式鼓励企业发布职位和求职者求职,同时采取定向推送、靶向招聘、网上签约、送岗位到村(社区)的方式,提高供求双方意向达成率。动态向用工需求的缺工企业、有求职意愿的失业登记人员双向精准推送线上招聘信息。本轮疫情期间,集中发布招聘复工复产招聘专刊4期,帮助17家企业发布岗位114个,浏览量达1.2万人次。
举办“复工复产”线上系列招聘活动。加密“复工复产”招聘活动频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开展“云招聘”“直播带岗”系列线上招聘会。已开展“百日万企”专场招聘61场,“直播带岗”15场。针对有就业意愿的我市高校户籍毕业生,根据其就业需求,通过短信平台实施“一人一策”精准推送我市重点企业岗位。今年以来,已累计帮扶220家企业缓解工人缺口1807人,全市就业形势相对稳定。
积极推广线上技能培训平台。借助成都职业培训网络学院,为全市企业和城乡劳动力免费提供84个专业,1686个线上学习课程。对在停工期、恢复期对组织职工参加各类线上职业培训的企业,按规定纳入补贴类培训范围。鼓励在受疫情影响期间居家提升技能,对经鉴定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登记证书的纳入职业技能提升补贴范围,针对有创业培训意愿的城乡劳动者开展线上创业导师培训。
助企纾困,落实稳岗政策有力度
加强惠企政策宣传力度。分项目梳理“降、缓、返、补”惠企政策明白卡,组建稳岗就业政策宣传小分队,通过企业HR联盟全覆盖送达。组织我市近600家企业开展惠企政策线上宣讲会,一对一、手把手指导企业进行补贴申领。适当简化企业申报流程,实行线上“点对点”报送、“无时差”审核、不接触办理。
落实援企稳岗各项政策。积极落实兑现助企纾困政策。打出“降、缓、返、补”政策组合拳,跑出政策兑现“加速度”。截至目前,共为企业降本减负7597.88万元。其中,执行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共降低企业缴费3105万元;申请缓缴企业共38户,缓缴三项社保费共261.66万元/月;通过“免申即享”快速兑现服务业企业稳岗返还281.59万元、服务业以外市场主体快速兑现稳岗返还764.61万元;发放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吸纳就业补贴463.9万元;兑现创业担保贷款1976.4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贴息12.46万元、创业补贴26万元;各类培训补贴706.26万元。切实帮扶企业做到“减负、稳岗、保就业”。
畅通渠道,稳定劳动关系有强度
注重预防调处。提前研判分析劳动关系方面可能存在的员工工资报酬、休息休假、停工停产期间待遇等方面的问题,做好劳动关系风险隐患排查及应急处置。加大对疫情防控期间涉及劳动关系相关政策的宣传解读力度,指导企业按规定落实受疫情影响职工工资报酬、休息休假等待遇,加强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处。
畅通投诉渠道。将“线下”维权转向“线上”开展,倡导劳动者在疫情期间通过网络理政平台、电话等多渠道多平台反映权益保障诉求,安排专人在线接听接收有关问题线索,专门负责电话解疑、调解、投诉问题处理工作。
强化劳动维权。依托“一站式联调信息系统”,实现劳动纠纷全过程管理,“刚柔并济”加强案件处理效能,实现劳动纠纷3个工作日办结。强化对劳动争议案件调解处置工作力度,建立了以“康老师工作室”为核心的人民调解工作团队,快速化解矛盾纠纷,调解结案率保持在65%以上。真正实现了劳动纠纷维权“就近申请、全城通办、只跑一次、进度可查、智慧调解”的“一站式化解”效能。
来源:邛崃市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