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杨伸(1590-1650),字引能,号蠖庵,邛州夹门镇泗坪人。生父杨守鲁和生母马氏病故后,过继与叔父杨守敬。杨守敬,进士出身,授吏部考工司主事,赠封承德郎。杨伸心性聪慧,学识渊博,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中乙丑科进士,先后任户部主事、吏部文选司主事、验封司主事、考功司主事、文选司郎中、稽勋司郎中和南京兵部职方主事。杨伸父子同时供职吏部,且卓有政绩,崇祯皇帝敕封为“父子天官”。
明朝崇祯第二年(1629年)冬天,后金军队围攻北京。杨伸向负责京城防卫的大臣徐光启建议,用石炮防御,并推荐善用石炮的族人教习守城军士操持石炮。徐光启采纳,便在京城的城墙上安置石炮八百余架,增强了防御力量,得到朝廷的嘉奖。崇祯十四年(1641年),清兵攻锦州,农民起义首领李自成攻陷南阳。杨伸不顾年老体弱,带着夫人和儿子从邛州奔赴南京,参与救亡图存,组织抗清志士仁人固守南京。杨伸为民多有善行。他曾捐资扩建夹门镇的马祖寺,赈济家乡的孤贫,修建州城东外的御虹桥和天官桥。
杨伸风流潇洒,好雅游,善诗文,著有《剑阁芳华集》。其书法遒劲多姿,擅长擘窠大字,在邛州及宦游之地多有留迹。在邛州境内的碧光台(亦名睹佛台,今茶园乡境)读书时,他与学友游药师崖(今大邑县斜源镇飞凤山)留下题记说:“载酒踏花沙,江折入古岩,横览万山,惊叫欲绝,藉禅床听一夜瀑布而去。”应州人所请,他在白鹤山点易洞侧书擘窠大字“滴露研硃”;为新建的镇江塔撰写《碑记》;为西禅寺题联:“上天下地惟有佛,白水青林总让僧”;在磐陀寺大石上题刻“趺石”,在山门崖壁书擘窠大字“咏壑”;在寨沟石壁上书擘窠大字“须弥伯仲”、“铁关”;在芦沟书题“寒绿仙关”;在州西20里石壁大书“活雪”;在州东20里延福寺石坊题联:“潭声梵语,七宝化成”;在名山蒙顶山智矩寺前崖石书写“旷览”等。这些墨宝题刻与风景名胜相互辉映,已成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杨伸常到邛州南部的寨子山(今芦沟)休闲度假,留下一段文坛佳话。在寨子桁进沟两里远的崖石上,杨伸题写“寒绿仙关”四个大字。石匠雕刻后,“仙”字无立人,成为“寒绿山关”。石匠只好再补刻立人。说来也真奇怪,当时看“仙”字有立人,第二天再去看,“仙”字又成“山”字无立人。杨伸为此事坐立不安。
有一天,一位童颜鹤发的老道人来访。杨伸用“林泉八珍”招待,酒至半酣,道人说:“杨天官,你在沟口书‘寒绿仙关’,不知有何深意?”杨伸笑言:“寒士山居不计年,绿林红石共相间。仙花仙草仙风拂,关上寨门即是仙。”道人抚掌大笑:“好诗,好诗!”随即问道:“崇祯皇帝登基以来,可谓多事之秋,内忧外患丛生,不知杨天官有何打算?”杨伸叹了一口气,说:“父亲去世后,我在家守孝,心中也时刻牵挂社稷的安危和百姓的悲欢。近日服孝期满,我即回京城效命。”道人掀髯一笑,离座从佩囊中取出宝剑一柄,送往杨伸手中,说:“自古宝剑赠英雄。今逢天官,得其所哉。”杨伸高兴地抚剑,询问:“晚生愧领了,不知此剑有何出处?”道人说:“此剑出自西周雌雄剑,干将已杳无踪影,莫邪隐迹天台山水磨岗,开山祖师将它作为镇山之宝,此岗亦名莫邪岗。去年贫道在等乐庵练功,见对面山岗有寒光冲天。次日在崖边掘得此剑。天官拿去,不妨一试。”杨伸和道士来到寨子桁下面,见沟中有一巨石雄踞。杨伸拔出宝剑,对着顽石猛劈一剑,轰隆一声,地动山摇,顽石顿时劈成两半,沟水从石缝中畅流而过。
杨伸回到寨子山,又去看“寒绿仙关”四字,真是奇怪,原来刻不出立人,此时却圆满地添上了立人。他高兴地又咏了一首藏头诗:“寒气时飞泉石上,绿袍满着竹枝间。仙踪已断红尘路,关内常存世外天。”
杨伸父子的事迹很多,在邛州几乎人人皆知。明代崇祯年间,杨氏族人请准圣旨,在杨伸家乡邛州南街文脉巷口左上侧,建立石坊,由红砂石嵌砌而成,坊上横书“父子天官”四个楷书大字。石坊横跨于南街,与文脉巷的天官府相互辉映,一直保存到解放初期,成为邛州城一道耀眼的风景线。
(本文根据《西蜀杨世安族谱》等资料改编)
文/图 兰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