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对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化的重大判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连日来,市级各部门、各镇乡(街道)通过各种形式认真研读十九大报告,准确领会十九大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解决我市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全力融入天府新区、全力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郊区新城”,通过全力融入天府新区,融入成都发展大局,搭上成都发展快车,全面提升邛崃综合实力。
贯彻新发展理念 全力建设绿色高效产业生态圈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对于我市而言,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产业层次较低。市级各相关部门、园区、镇乡(街道)认为,要解决问题克服短板,必须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建设要素充分、协作协同、绿色高效的产业生态圈。
市重大产业项目推进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继续瞄准“6类500强企业”开展招大引强,大力推进产业生态圈建设;围绕不同产业和不同企业的要素敏感度开展专题研究,拟订出台并完善分产业的针对性政策;继续探索建立完善天邛一体招商工作机制,从领导统筹、机构共建、联席会议、干部交流、同图规划、招商推介、信息共享、共同促进、政策互补、成果共享等方面深度融合。
市经科局负责人表示,坚决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理念,以产业生态圈“企业-产业-产业集群-产业生态圈”的演进规律审视邛崃工业发展,着力抓好新能源、智能制造、食品饮料(优质白酒)等主导产业生态圈建设,不断优化完善生产性、生活性和基础配套设施,融入成都开放式产业生态圈,打造天邛产业园区新能源电池产业、绿色食品产业园区、食品饮料(优质白酒)产业千亿级产业生态圈,全力构建绿色创新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为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天邛产业园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将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进取心,深入贯彻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精神,勇担“南拓”历史使命,以融捷、国民技术和云南城投等项目为依托,积极构建新能源、集成电路产业生态圈,通过今后5年的努力,基本建成45平方公里,产城融合、配套较为完善、人与城市和谐相融的现代产业新城,工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将园区建设为天府新区产业发展和成果转化基地,实现园区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临邛园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以全面深化改革统领园区发展全局,以“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统筹发展”为基调,积极优化园区发展空间,完善功能配套建设,加快推进生态圈建设,全面提升我市主导产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加快形成一批西部领先、全国一流、具有引领性的产业和企业,带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力争到2022年,将邛崃绿色食品产业园建成产值500亿元以上的优秀省级园区,形成与市区融合发展的产业新城,建成规模效益显著、综合能力强劲、产城一体的多维产业生态系统。
市农林局负责人表示,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立足成都城市发展“西控”战略,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园区、高端种业和茶叶产业生态圈建设,培育打造特色产品品牌,激活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创新,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筑都市现代农业新高地,推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市文旅局负责人表示,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围绕“西控”发展要求,坚持“小而精、小而美”的精品文旅发展思路,优化“1+1+N”的精品文旅发展空间布局,以龙头景区带动、特色资源驱动、产业深度融合、城市全域辐射,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深挖历史文化内涵,彰显山水生态魅力,创新发展理念和运行机制,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品牌,营造秩序良好的旅游环境,构建多点多极的发展格局,实现全市文旅产业提档升级,旅游收入显著增加。
市平天局负责人表示,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紧紧围绕市委深入推进“精品文旅”工程的工作要求,抢抓“平乐古镇·天台山景区”创建国家AAAAA级景区的历史机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现旅游设施、服务水平、景区形象的全面提升,建设新时代精品文创景区,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郊区新城作出积极贡献。
市旅投集团负责人表示,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坚持进度与品质并重,抓好项目平乐古镇·天台山创5A、精品文旅、邛窑国家级文创产业示范园等项目建设,提速旅游资源向旅游产品的转化,促进文旅产业提档升级。同时推进旅游与文化融合、与产业融合,与科技融合、与城市融合等,不断探索“旅游+”新模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继我国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又一个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
作为农业大市,我市实施乡村振兴,让城镇与农村的发展更加协调,并形成良性互动,就是要加快推进城乡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同时积极推进特色镇、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努力形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新面貌。
市建设局负责人表示,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市委第十一次、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战略部署,结合我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 2018年完成市民中心建设等55个“幸福城乡”工程项目,加快推进羊纵七线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规划布局一批具有川西特色的林盘聚落,不断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集聚力和综合竞争力,为“精美—邛崃”建设贡献力量。
市国土局负责人表示,坚决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认真开展我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工作,全面完成灾后重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大力推进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加快建成幸福美丽新村。
市委社治委表示,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积极探索“双轨四微”精智党建、“1234”综合治理、农集区分类治理、农民社区化综合改革四项改革举措,实施规划先导、创新创业、城市更新、文化浸润、和谐幸福、示范引领六大精品工程,完善五项保障机制,全面推进“465”行动计划落地落实;围绕“五大行动”三年计划,明确目标,加强年度计划督促,全力推进老旧城区改造、背街小巷整治、特色街区创建、社区服务提升、平安社区创建“五大行动”,切实形成政府治理、社会调解、居民自治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高埂镇负责人表示,认真贯彻十九大精神,按照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精神,立足镇情时势,围绕加快建设“精美-邛崃”,确立高埂镇“123”发展布局,在“一轴两心三片区”空间架构下,以“数字高埂”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绿色发展能级,全力推动高埂经济第三次转型,打造特色鲜明、差异发展的“生态荷香高埂、天邛商旅小镇”。
水口镇负责人表示,坚决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以“1234”为总体思路,全力推进优势产业发展、城乡形态提升、扶贫开发攻坚,以5个幸福美丽新村小区为关键,优化形态、完善配套、强化管理,全面提升镇域面貌,努力将水口镇打造为“山地水乡·养心水口”全域旅游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