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出台邛崃市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运行实施细则(试行),今后市、镇乡(街道)、村(社区)设立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与同级综治中心一体运行,实行常态运转。
“实施细则是按照我市关于加快推动网格力量整合全面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而制定的。”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中,市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负责全市网格员队伍建设指挥和调度、数据信息汇集和分析研判、事件分流交办、协调职能部门联动联勤、信息平台软硬件建设等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统筹推动全市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常态运行。
而镇乡(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则负责辖区网格员队伍建设指挥和调度、专职网格员日常管理考核、事件分流办理或上报、数据信息汇集和分析研判、信息平台软硬件日常维护等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村(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负责组织辖区网格员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及时向镇乡(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报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根据实施细则,今后市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与公安110指挥中心和数字城管中心以及网络理政平台对接, 规范指挥调度流程、发现报告流程、事件办理流程、联动联勤流程、分析研判流程。对专职网格员队伍实行音视频指挥调度,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指令下达、情况报告、事件记录等指挥调度程序,指挥专职网格员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参与应急响应。
专职网格员发现报告的事件信息后,通过手机 APP 录入“大联动·微治理”信息系统,实行村(社区)、镇乡(街道)、市三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逐级上报、分级办理”。“本级范围内无法办理的事件,及时报告上一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市综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专职网格员发现正在发生的违法犯罪、安全事故、群体性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通过“110”“119”“122”“120”“12345”等报警、急救或政务服务电话及时报告,并通过手机 APP 录入“大联动·微治理”信息系统,备注报告情况。
事件办理实行“前端发现报告—网上分流移交—部门联动处置—全程跟踪督办—办结回访问效”链条式事件办理程序,将事件信息按职能职责分流给相关职能部门办理。“事件办结需要反馈办理结果的,由首次接收事件信息报告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统一回复。”上述负责人介绍,今后将实行平时“月研判、月报告”,重点敏感时段“每日一研,每日一报”,根据搜集掌握的数据信息,分析研判辖区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矛盾纠纷等动态趋势,提出分析研判报告,为城市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根据细则,市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将依托“大联动·微治理”信息系统,对事件办理情况实行 “三灯一牌”网上考核。办理时限内正常办理的事件以蓝灯标识,按时办结的事件以绿灯标识,超过办理时限未办结的事件以红灯标识。对红灯标识的事件,由市委政法委和市综治办向负责承办的职能部门下发督办通知、限时挂牌督办。
记者 古若仪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