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古迹与绿树繁花相互辉映,入眼景色宜人……这不是在云林深处,也不是名山大川,而是在城区的绿道上。这个春节,许多市民走进这一生态休闲空间,散步、快走、骑行,放松身心,呼吸新鲜的空气,欣赏沿途美丽的风光……
城区“青山绿水”彰显文化魅力
在春节大假期间,记者发现,在绿道散步、跑步、骑行的市民颇多,整体利用率很高。邛州绿道已成为城市一道独特风景,受到越来越多市民欢迎。
袁青锋是甘肃人,在邛崃经营一家甜品店。去年刚到邛崃时,因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见识”青山绿水。今年,袁青锋的生活轨迹发生了变化,随着邛州绿道全面铺开建设,便买了一部运动型自行车,开店前、打烊后沿着南河的邛州绿道漫游。袁青锋说:“绿道虽然不宽,但是有水,有树,有健身锻炼的人,还串联了邛窑、回澜塔、河滨公园等众多历史人文景观,关键是没有机动车,让人感觉非常舒服。”
不少人跟袁青锋有类似的观点。花甲之年的市民李康安说:“绿道最大程度规避了机动车,有效解决了锻炼者的‘隐忧’,还把很多自然风光、人文古迹连了起来,沿着绿道走,可以把它们一网打尽,非常巴适。”
“绿道建设与邛崃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历史文化相结合,厚植自然山水优势,融合文君文化、邛窑文化、水文化、创新创意文化等元素,达到以绿道为载体讲好邛崃故事,彰显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城市魅力的目标。”市建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打开慢生活的绿色通道
现代的城市生活告别了农业社会的田园牧歌,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的心理压力也日渐沉重。于是,“慢生活”开始受到推崇,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设施,这种返璞归真的理念往往被束之高阁。
不过,城市绿道的出现,渐渐为城市打开了慢生活的绿色通道。
邓太安在临邛工业园区一家企业上班,工作压力很大,天天神经绷得很紧,非常向往偷懒过过慢悠悠的生活。随着绿道慢慢成形,上下班时,他都会特地到绿道走走。春节期间,他更是“拖家带口”绿道逛逛,拍拍风景,很是闲适。
邓太安是一个群体的代表。现在,每天早晨、傍晚和周末节假日,无论是邛州绿道君平大道段还是河滨路段,都有很多男女老少前往游玩。对被迫走上生活高速公路的现代人而言,绿道无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娱乐身心、消减压力的好去处。
“一大一小” 今年6月全部完工
邛州绿道为成都市“一轴两山三环七带”区域级绿道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据悉,项目规划“一大一小”城市内外绿道环线,秉承“可进入、可参与、景观化、景区化”理念,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融合呈现、凸显特色”原则进行建设,预计今年6月完工。
“大环线着重围绕南河两侧,打造形成以邛窑段、滨河段为主的环城绿道网;小环线主要以城区主干道、绿化景观带为串联,对318国道、君平大道、河滨路围合的环城区域进行‘一环多点’打造。”市建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绿道项目规划总长约36公里,宽度为2.5-4米,总投资约1.08亿元。
记者 方舟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