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酒源·名酒工业园·邛崃
首页· 微博·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援藏干部风采】翻山越岭走村串户 助力藏区精准扶贫——记市第四批援藏干部莫晓华
文章来源:邛崃市新闻传媒中心 发布时间:2018-02-09 11:49

从九寨沟县城出发,沿着盘山公路穿行数十公里,再跨过一座铁索桥,才来到黑河乡头道城村村民何冬莲家。“老莫,你来啦!”还没进院子,何冬莲便大步从堂屋中走出,热情地握上老莫的手。

老莫名叫莫晓华,今年47岁,是我市第四批援藏干部,挂职九寨沟县工商质量技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后借调到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工作。他身材微胖,总是一副笑脸,性格开朗乐观,自带一种亲切感。

说话间,何冬莲把我们请进家,端出红彤彤的大苹果让我们品尝。这次,是老莫第四次来何家了。 “多亏你咯,苹果已陆陆续续卖完了,卖了差不多2万块。” 何冬莲满脸笑容。

 

 

今年9月,何冬莲家的4亩苹果地大丰收,摘了6000多斤苹果。然而,苹果上市却急坏了老两口,“发生地震后游客少,苹果不好卖,我坐到街上卖,一天才卖几斤,愁得没办法。”

“何大姐,你不要着急,我们会帮助你的。”接到电话,莫晓华当天下午便赶往了何冬莲家。何冬莲今年53岁,两个女儿出嫁,家里剩下他们老两口和小女儿。去年,何冬莲查出患了早期直肠癌,动手术花了好几万,几亩苹果是家庭主要收入来源。

临走,莫晓华买了几箱苹果,回去后又赶紧对接购买单位,并发动身边的援藏干部们购买。

离开何冬莲家时已接近中午,她拿出家里的腊肉一定要留大家吃饭,最后拗不过老莫,便追出来往我们手里一人塞了一个苹果,把我们送到了村口……

来到九寨沟县后,像这样翻山越岭,与贫困户打交道,莫晓华早已习惯,下乡过程中,谁家有困难,谁家有什么产业,他都一一记在心头。去年在一次走访中,他碰到了四处收蜂蜜的浙江商人范伟国,于是赶紧跟农社局对接,帮助几个乡的贫困户卖出了蜂蜜。

莫晓华的工作就是深入脱贫攻坚一线,到村入户,督导检查精准扶贫开展情况,入户开展“四好”检查、问卷调查,对照“县摘帽、村退出、户脱贫”各项指标清单,帮助乡、村级干部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并及时开展“回头看”、“回头帮”。

在九寨沟县转入灾后过渡安置、灾后重建阶段后,莫晓华的主要工作转为结合灾后重建,重点抓好到户产业项目和庭院经济项目乡县两级验收。

顾不上吃午饭,老莫又来到了贫困户李冬梅家中。今年52岁的李冬梅,2013年因为患肾病致贫,通过帮扶,去年底全家已经脱贫。“今年苹果收入了多少钱?”、“家里的账还清没有?”老莫关心地询问,并记录下李冬梅家的情况。“援藏干部们给我买树苗、买药,还手把手教我们技术,真的是太感谢了。”李冬梅感激地说。

到九寨这一年多来,莫晓华每周至少有3天都在乡下走访贫困户。九寨沟县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他基本都走到了。有的贫困户所在的乡镇离县城很远,加上路况不好,来回就几乎要花上一天。有时白天走访,记下贫困户家的人口、牲畜、住房、产业等情况,晚上还要分析致贫原因,产业现状,梳理帮扶需求。

在迎接省州督导考核和第三方评估工作中,他克服高原路险和严寒酷暑的恶劣条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对负责的片区开展不间断督导检查。通过全县上下驻乡到村入户的共同努力,最终九寨沟县在省州考核和第三方测评过程中交出了圆满的答卷,如期实现36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707户2457人摘掉贫困帽子。

一天工作下来,大家都有了一丝疲倦,但老莫还是一副乐观开朗的样子,他说他很有收获,“通过脱贫攻坚工作,让老百姓得到实惠,特别是贫困户脱贫致富,我心里真的很高兴。”

记者  王亚姣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