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协第十五届邛崃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截止1月18日下午5时,共收到提案267件,参与提案的委员348人次。经提案审查委员会初步审查,立案199件,立案率为74.5%。其中,委员个人提案134件,委员联名提案58件,集体提案7件。
■ 会议期间,与会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围绕中共邛崃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提出的“全力融入天府新区,建设现代化‘精美—邛崃’”奋斗目标,加快构建“精新智造、精细农业、精品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精致城乡、精彩生活”宜人民生体系等我市重点工作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 经统计,立案提案中,经济建设方面52件,占立案总数的26.1%;政治建设方面3件,占立案总数的1.5%;文化建设方面25件,占立案总数的12.6%;社会建设方面107件,占立案总数的53.8%;生态文明建设方面12件,占立案总数的6%。以下为部分委员提案。
扩大“新经济”产业发展半径
提案人:陈汉云委员
提案认为,新经济作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动力引擎,在成都市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我市经过一年的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新经济”相关产业从无到有,发展成果丰硕。
建议:加快发展“新经济”,加快融捷新能源电池、云南城投超硅、前海国民技术半导体等重大产业项目步伐,建立推进有效的项目促建机制,建立专职团队服务项目建设,实行月度监控和重大项目月通报制。进一步深化“总部+基地”双向互动发展模式,加大以商招商力度,以当前落地重大项目为“圆心”,扩大产业发展半径。
科学设置交通信号灯
提案人:王春晓委员
提案认为,我市城区道路建设发展较快,但交通配套设施不完善,部分道路交通信号灯未及时设置或设置不科学,路口交通经常出现拥堵现象。
建议:按车流、人流、路况的实际情况,科学规范设置及优化道路交叉路口交通信号灯。加大对不遵守道路交通法规的机动车处罚力度,严格处罚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机动车、营运三轮车和电动车。通过多种方式加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宣传,强化市民交通安全意识和守法意识。
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提案人:柳飞委员
提案认为,食品安全是关系民生的一项重大问题。毒生姜、皮革奶、地沟油等食品安全事件,给食品行业带来巨大影响,政府一直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
建议:严把企业准入门槛,建立生产规范、危害分析、事故预防和处置等机制,从源头保证食品质量。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建设,加大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教育、引导企业加强行业自律,宣传引导公众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建设中医药精品街区
提案人:王林委员
提案认为,我市中医药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渊源,2017年我市顺利接受了全国中医药先进县市现场评审,市医疗中心医院顺利通过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评审,这些是我市发展中医药文化的巨大优势,也是打造邛崃中医药文化精品街区的良好基础。
建议:中医药文化精品街区不仅有助于打造城市特色品牌,还有助于提升我市文化高度和文化影响力。在正在打造的国家级天府文化临邛文博创意产业示范区内,规划一条特色街区,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其中,在街区内建立“火神”郑钦安纪念馆舍,开设高质量中医保健机构。
提升邛酒品牌价值
提案人:李显佑委员
提案认为,邛崃白酒业历来是我市传统产业,为促进白酒产业更上台阶,需将全国白酒市场整体形势与我市实际状况相结合考虑。
建议:组织专家评委制定酿造、勾调邛酒的地方行业标准,组织酒企业到大型企业参观考察学习,不断提高邛酒酿造技术。加大宣传力度,提升“邛崃造”白酒品牌知名度。建立一支酒类专业人才队伍,制定奖励机制,吸引与之配套的酒文化创意、品牌推广宣传等公司进驻。
加快项目落地落实
提案人:市政协第三委员小组
提案认为,我市提出2018年要“切实加强工业竞进,壮大经济发展实力”,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快已招引项目的落地落实。
建议:加快天邛产业园区及成甘工业园区核心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动临邛产业园区绿色食品饮料、生物医药、优质白酒等传统产业提能升级,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推动低端产业梯度转移。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制定主导产业链全景图、产业生态发展路径图,推动主导产业垂直整合,以产业生态圈理念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园区,加快构建产业驱动引擎。坚持重点产业化项目专项工作机制和管家式服务机制,加快促项目开工建设。
挖掘茶文化内涵
提案人:汪洋委员
提案认为,茶叶作为一种天然健康饮料,其优点逐渐被消费者认识和接受,全球对茶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特别是名优、品牌茶叶,市场需求持续强劲。邛崃茶产业发展已有一定规模,但还存在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有限、缺乏科学系统的茶园管理知识、茶农质量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
建议:将茶产业作为富民强市的重要产业,以“邛崃黑茶”为重点,完善包装识别,打造区域大品牌。推进以“林茶间种”为主的高标准生态茶园建设,提升茶叶品质和特点。深度挖掘茶文化内涵,开发打造茶文化体验旅游项目,形成独具特色的乡村体验式旅游品牌。
创新猕猴桃合作模式
提案人:刘金勇委员
提案认为,邛崃山脉两大新兴优生猕猴桃区域,猕猴桃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但由于在政策扶持配套、产学研、科学管理、品牌销售、储藏深加工等方面尚未形成良好产业体系,目前该产业还处于较低发展阶段,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品牌知名度不高等一直制约产业发展。
建议:改变盲目扩大种植面积的做法,充分整合省内外科研院所及单位、企业优势资源,不断提升猕猴桃产品品质,通过资金政策扶持,创新多元合作模式,形成“产、学、研、销”一体化的经营体系,实现猕猴桃产业提档升级。
加强水源监控
提案人:宋慧琴委员
提案认为,随着我市人口增加,城市和农村规模不断扩大,厂矿建设污染等综合因素影响,导致取水口下游饮用水安全隐患越来越突出。
建议:通过科普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水源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水源巡查和监测,定期通报,严厉打击各类违法排污行为。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指导农户规范使用农药化肥,积极探索推广循环生态养殖模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和垃圾收集转运工程。
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提案人:周三琴委员
提案认为,上下学时间,城区许多校园门口俨然成了自由市场,家长接送车辆随意停放,各种摊贩治街叫卖,培训机构散发传单,广告营销人员也加入其中,现场一片混乱。
建议:坚持“校园内外结合、各部门各司其职”原则,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还学校安宁整洁,为孩子创建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让学生和家长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完善校园周边交安设施,确保学生上下学安全出行。加强校园周边饮食店监督检查,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取缔校园周边流动食品摊贩,加强对各类培训机构管理,规范招生宣传行为。
健全“老赖”惩戒机制
提案人:俆大华委员
提案认为,民间借贷是国家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但缺乏信用调查和风险控制,加之社会惩戒机制尚不健全,民间借贷风险极高。借款人利用催款手段比较有限的现状,肆意毁约、丧失诚信,通过转移、隐匿资产等形式,拖赖归还借款,而法院普遍执行效果不好,导致很多出借人无法收回资金,老赖却逍遥法外。
建议:法院公布失信被执行人“老赖”名单,相关部门制定惩戒机制,限制老赖在各个部门(金融系统)的代理权(代办权。)结合大数据、物联网的科技手段,公安、银监会、法院联合确定老赖直系亲属银行资金情况,对其异常设立自动报警,便于最快发现老赖转移资金并及时扣留。法院授权当事人或其代理律师,自行查找老赖,找到后通知法院执行人员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老赖采取相应措施。
完善法律援助体系
提案人:张斌委员
提案认为,法律援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实现司法平等和社会正义的重要渠道。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各类社会矛盾和纠纷不断增多,为保护弱势群体权益,健全完善法律援助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建议: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工作,按需求配备相应人员,畅通法律援助的渠道,完善硬件建设。司法局牵头,组织律师进行培训,促进办案理念的转变和办案能力的提升。充分发挥“12348”在电话咨询方面的作用,加大法制宣传。财政局牵头,联合司法局,对法律援助经费进行预算和评估,建立法律援助财政投入同步增长机制,建立合理的案件监管机制。
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提案人:李林龙委员
提案认为,民营经济在壮大实体经济、增加财政收入,解决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融资难、融资贵、实用性人才匮乏等困难和问题制约和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建议:优化民间投资环境,出台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搭建高效、畅通的政银企合作平台,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建立健全支持和鼓励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激励政策,支持民营企业人才培养引进。强化油电气、土地等生产要素保障。支持企业开拓国外市场,对年销售额达到一定规模的,给予相应补贴。鼓励建立自律自治的行业协会,促进民营企业合作发展。
规范停车场秩序
提案人:汪恒、伍金志玛委员
提案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汽车拥有量逐年上升,城区停车难、乱停乱放、交通拥堵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虽然部分街道可临时占道停放区,但收费标准不一。
建议:结合棚户区改造,增设城区公共停车场。统一停车场和占道停车收费标准,并在显著位置进行公开。加强停车费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避免乱收费、乱计时。
记者 李燕茹 古若仪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