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溯源头,邛茶天下香。4月2日,由省林业和草原局指导,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邛崃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19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分会场暨第九届成都(邛崃)采茶节,在孔明乡郭山村拉开帷幕。市委副书记、市长惠朝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忠,市政协主席欧俊波,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市总工会主席肖瑶,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成立,副市长秦俊宁,市政协副主席李显军、王萍出席活动。
与此同时,作为此次采茶节重头戏的“老茶馆·新味道”邛崃黑茶品鉴会,也在这里举行召开。此外,现场除了茶艺表演、邛崃黑茶推介外,邛茶协会还与中国茶研所合作协议签订仪式,来自各地的采购商也与邛茶企业洽谈,开展订货活动。
邛崃茶产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初步形成了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体验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近年来,我市依托历史悠久的邛茶文化、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厚积勃发的产业基础,积极加强与四川农大、四川省茶叶研究所等科研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推动茶叶领域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促进邛茶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全市已配套建设茶叶科研基地7000余亩;建成科研工作站(实验室)11个,其中省级“产学研实验室”1个、成都市级“产学研实验室”1个;全市拥有茶叶科研技术人员145人、茶叶科研专利技术认证36项。2018年开发茶叶新产品9个。
邛茶是我市三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我市充分发挥邛崃黑茶有规模、有文化、有龙头、有品牌的比较优势,坚定提升发展目标,抓好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市场开拓创新,“邛崃黑茶”迅速复兴发展,从“边销茶”变为了“热销茶”。
据悉,目前全市茶叶种植面积13万亩,投产面积10万亩。2018年邛茶销量达到4700吨,销售额达9亿元,其中邛崃黑茶销量达743吨,销售额1.7亿元。
据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以本次采茶节为契机,齐聚业内业外专家大咖和科研机构、茶商等有利因素,促进资源整合和有益合作,深度挖掘邛茶文化,结合农旅融合发展。此外,还将进一步规范邛茶生产流程,推广邛崃黑茶标准,加强邛茶品牌品质建设,进一步提高邛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方助力乡村振兴。

黑茶品鉴聚大咖
一段悠扬的川剧唱段,萦绕在广袤的新茶绿田上空,让人仿佛置身老茶馆的氛围之中……上午10时,第九届成都(邛崃)采茶节暨“老茶馆·新味道”邛崃黑茶品鉴会正式举行,文君茶业、花秋茶业、碧涛茶业、金川茶业、南宝高山茶业等企业代表带来各自2019新款茶品。
“万担茶乡,唐代闻名。邛崃黑茶发展至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被誉为中国黑茶之源,是茶马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场,中国茶研所专家解读“邛崃黑茶”,对邛茶给予高度评价。
随后,邛崃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各地采购商也与邛茶企业展开洽谈。“邛崃不仅黑茶味厚香浓,而且绿茶、花茶等也很畅销。此次品鉴会上还有茶业大咖带来的优质新款茶品,推向市场后肯定会大受欢迎。”来自雅安的茶业采购商康先生说。
据悉,邛崃茶企中有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成都市级龙头企业2家。2017年,邛崃市引导文君、花秋、碧涛、金川、南宝高山、崃岭6家龙头企业成立了邛崃市邛茶产业协会,旨在推动邛茶产业提升发展,打响邛茶产业品牌,增强邛茶产业发展效益。
宽窄巷子飘茶香
文君快闪宽窄,邛茶飘香蓉城。4月2日上午,“老茶馆·新味道”邛崃黑茶品鉴活动在成都宽窄巷子举行,邀请中外游客和成都市民到邛茶走廊感受邛崃黑茶文化。
在游人如织的宽窄巷子广场,身着汉服的“当代卓文君”弹奏着一首首古琴曲,婉转悠扬,悦耳动听;旁边,另有“卓文君”随着琴音进行茶艺展示,选茗择水,平淡从容。琴音渐起,新叶入水,四散的琴音与茶香吸引不少游客驻足听琴、品茗。一曲古琴乐停,一盏香茶起壶,游客不仅可以品尝文君刚泡制的茶水,还可以领走一份精美的邛崃黑茶。现场游客纷纷举起手机拍照、录视频,与网络好友分享盛况。“在成都的宽窄巷子里能一边听古琴演奏,一边感受中华传统茶艺之美,还能喝到清香的邛崃黑茶,巴适!”成都市民胡先生说。
近年来,我市着力打造邛茶品牌,发掘邛崃黑茶历史文化,推动茶叶“三品一标”认证。邛崃黑茶入选《2017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文君绿茶”获得国家生态原产品保护产品认证、邛崃黑茶获得2018年四川省优秀区域公用品牌、“文君牌邛崃黑茶”获得第三届四川“十大名茶”。

制茶高手巅峰对决
4月2日,“建功新时代·追梦新天府”2019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手工制茶比赛暨第九届成都(邛崃)采茶节手工制茶邀请赛,在夹关镇黑茶广场开幕。
在为期两天的赛事中,来自四川省茶叶主产区市州9支代表队、成都地区产茶区(市)县7支代表队、邛崃产茶镇乡和茶企15支代表队共计108余名制茶高手同场竞技,上演巅峰对决,充分展现传统手工制茶的魅力。
开幕式上,裁判代表、参赛选手代表分别宣誓,对比赛作出庄严承诺。随后,制茶师傅分批竞技,统一的服装、统一的炒茶电锅,统一的青叶,参赛选手们手起手落,翻炒、抖散、揉捻……空气中茶香四溢。
为确保本次大赛评判的公开、公平、公正,成都市总工会职工技术交流中心抽取7名专家担任大赛裁判组。裁判组从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等方面,对参赛选手制作的茶作品进行了专业评审,并结合理论考试成绩,最终评比出比赛名次。
据介绍,手工制茶作为成都茶区民间的传统技能,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手工制茶相比机器制茶,优势是把茶叶中丰富的茶质较好保留下来,也使茶品更具有人文情怀,制成的茶品在口感上也更富有层次感。因此,制茶人员加工技术(技能)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茶叶质量的优次和产品价值的高低。
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举办手工制茶大赛,旨在为全省茶业企业、茶业从业人员提供交流学习平台,提升劳动技能与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有机结合,通过学技术、比技能,发掘和培养一批手工制茶技能人才,全面推动手工制茶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记者 李燕茹 王亚姣 杨静波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