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桃花山,放眼望去,漫山遍野中,红彤彤的秦王桃在青翠欲滴的绿叶映衬下显得格外娇美。“桃花山庄农家乐”老板吴志明正忙着将成都游客在自家园里刚采摘下来的秦王桃小心翼翼地放进纸箱,铺上叶子。
老吴虽然快60岁了,但精干、麻利,是一名地道的“老成都”。8年前,他还在成都经营皮鞋,生意还不错。老何是邛崃人,也是他的好朋友。在外奔波几十年,老何想回家乡“养老”,并邀请吴志明到邛崃发展。
在城里辛苦打拼,老吴攒下了一些钱,也想换一种生活方式。于是,他跟着老何到邛“踩点”。邛崃的青山绿水、邛崃人的淳朴善良深深吸引了他。“方宅十余亩,草屋七八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这样的生活不正是自己想要的吗?
打理好城里的一切,老吴踏上了“邛漂”之路。经过反复考察,最后在茶园乡桃花山流转100多亩土地,种上秦王桃。
与普通桃子相比,秦王桃要晚上市10多天,错开了上市高峰期。而且果实个大汁甜,极耐储运。这几年老吴的秦王桃做得风声水起,每到桃子快成熟时,来自成都、德阳以及邛崃周边等地的水果商便上门收购,订单不断。
行情看好,销售不愁,当地越来越多人加入到秦王桃种植行列。如今,桃花山已有千亩桃树林。
“单纯卖果子利润不大,说亏就亏,必须转变观念搞现代农业,增加农业附加值。”老吴又在附近一些山地栽种了银杏、红枫,让游客可以在不同季节观赏桃花、银杏和枫叶。几年来,乡政府通过举办桃花节,让桃花山知名度越来越大,“一到春季,桃花盛开时节,桃花山上便水泄不通,热闹得很!”
记者了解到,依托“邛人部落”,当地每年仅在桃花节、秦王桃采摘期间,前来赏花、品茗、骑游的游客超过20万人次,带动周边近百户农民参与到乡村旅游服务行业中。旅游直接收入超过100万元,参与农户平均增收5000余元。
游客大量涌入,鼓了老吴的腰包。现在他正盘算着修路,建停车场、客栈,完善配套设施,给游客带来更好体验。“8年了,邛崃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这里不仅有我的事业还有我的晚年生活,我喜欢这里。”老吴说,今年雨水充沛,气候适宜,产量较往年都高,“现在我就想把休闲旅游业发展好,让更多游客享受桃花山的蟠桃盛宴。”
记者 王丽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