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酒源·名酒工业园·邛崃
首页· 微博·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成都日报》评论:不断夯实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底色——三论促进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文章来源:邛崃市新闻传媒中心 发布时间:2017-09-15 17:03

宜居是成都这座城市最鲜明标识和最靓丽名片。促进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提高真抓实干能力,扎实推动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的建设落地见效。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这深刻指明了真抓实干是我们干好工作的唯一路径,是各项事业成功的根本保障。社区发展治理必须坚持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统揽、以政府治理为主导、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构建新型基层治理体系,推动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转变,着力提升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和组织化水平。

要坚定不移转理念,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定位,推动发展取向由以GDP为中心向以人民为中心转变,更加注重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贯穿城市建设管理全过程。生活城市的本质是人性化,特征是宜居性。要努力创建方便而经济的人际、商品、服务和思想交流的特色街区和生活社区,让城市更有温度,让市民生活更有质感。

要坚定不移转职能,强化区(市)县组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责任,突出街道(乡镇)统筹社区发展、组织公共服务、实施综合管理、优化营商环境、维护社会平安的主体责任,剥离街道招商引资职能,落实社区“减负十条”,促进社区更好履行发展居民自治、教育引导群众、协助公共服务、统筹社会服务职能,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展其能的良好工作格局。

要坚定不移转方式,在社区布局上坚持规划引领,以价值尺度和人性尺度为指引,优先步行可及性、个人舒适度、社区安全性和可识别性,提高新型街道和新型社区设计水平;城市更新要坚持政府主导模式,选择可以吸引人才和创造新业态的基础投资,从改造经济基础入手,稳步推进老旧院落和城镇改造,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公共服务要坚持优质均衡,注重补短板、优存量、加增量,稳步推进城乡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社区治理要坚持厉行法治,统筹线上线下,打造智能“社区安全网”。

要坚定不移转机制,坚持以服务居民、服务企业为导向,创新服务机制,不断提升社区服务供给的能力、质量和效率。紧扣目标导向,构建资源整合机制,拓展公共服务功能;紧扣需求导向,构建供需对接机制,推动便民服务与社区商业一体化发展;紧扣市场导向,构建社会化服务机制,推动社会组织、社会企业在服务中发展壮大;紧扣责任导向,构建共建共享机制,实现服务效能最大化。

要坚定不移转形态,以建设小街区规制为目标,从城市空间尺度上针对社区建筑功能、密度、高度、体量、色彩建立设计导则,打造一批产业“特而强”、形态“精而美”、机制“活而新”的特色乡镇街区,彰显“老成都、蜀都味、国际范”的独特韵味;突出景观化,建设城市绿道和慢行系统,发展农村微田园、城市微景观,高标准扮靓蓝绿交织、望山亲水的幸福家园;突出生活化,提升服务层次、引导邻里守望、增进文化认同、化解矛盾纠纷;突出智慧化,推进互联网与社区发展治理深度融合,让居民共享科技便利、点亮智慧生活。

创新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是提升成都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必须上下联动、统筹推进。让我们把转理念、转职能、转方式、转机制、转形态贯穿社区发展治理的全过程,不断夯实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底色,努力让“生活城市”享誉世界、别样精彩!

《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