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酒源·名酒工业园·邛崃
首页· 微博·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记者走基层】秀丽南宝山 悠悠羌族情
文章来源:邛崃市新闻传媒中心 发布时间:2018-06-28 11:45

雨后的清晨,翠绿的南宝山间云雾缥缈,如梦似幻。汽车在蜿蜒的山路上驰骋,盘旋而上,最终停在木梯羌寨棕色木质的寨门前。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我市在南宝山规划建设了金花村、木梯村、直台村三个安置点。2009年9月,来自汶川、青川的258户、1202人落户这里。这也是全省唯一一个跨市州异地安置点。9年过去,新居的“异乡人”已完全适应这里的地理、气候环境,生活回归应有的秩序。

 

 

走进直台村,9年前修建的小洋房“变身”石砌碉房,每户房屋外墙都画上了羊和牛的图案,彰显着羌族人游牧的古老文化;村里矗立的几座碉楼,为新兴的羌寨凸现了羌族文化的原真性。

“现在房屋的样式更加接近我们老家的房屋。”直台村妇女主任何燕告诉记者,原先直台村的民居都是白石灰粉刷的墙裙,风貌改造后,之前平淡无奇的民居成了现在土黄色兼白石点缀的样式。“房屋的黄色代表了我们羌族用黄泥土夯筑碉房的传统,二楼的阳台有点干栏式木结构的味道……”

“羌寨民居原本的外观与汉族民居无异,当前的石砌碉房是在风貌改造期间重新修成的。”木梯村的党支部书记陈永全热情地向记者介绍,从2015年起,南宝山镇开始开展羌族城堡酒店、冷浸沟羌文化酒店、直台羌寨和木梯羌寨风貌提升等项目。

南宝山镇有直台、木梯、金花3个羌族移民村,每个村落都有各自的特色。通过一三产业互动发展,村民们生活条件日益改善,陈永全看在眼里,乐在心里。陈永全的“老家”在汶川山区,那里没有天然气,没有自来水,电只能勉强供照明使用,煮饭、取暖全靠烧柴火。“搬迁到南宝山之后,生活条件肯定比老屋好,我们现在取暖用暖炉,做饭用天然气。以前没看过的电视,没用过的洗衣机、冰箱,现在每家每户都配上了。”按照村民的说法,现在的生活条件比原来在老家“好了很多”。

搬迁至南宝山的羌族村民是难得的古羌文化坚守人与传承者,为南宝山镇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羌碉、羌文化广场、喊山走廊、祭祀塔等景点,衬托着羌族民居,勾勒出一个“天上的云朵”般的“成都羌寨”。

 

 

旅游,是羌寨的主要收入之一。

“羌妹山庄”是木梯村第一家农家乐,于2010年腊月开张,拉开了南宝山创办农家乐发展的序幕。如今,木梯村村民全都依托自家民居办起了农家乐。“带来的收入不可小瞧。”

杨永顺的农家乐是村中最大的一家,刚开张时由于民居没有特色,南宝山的旅游资源开发得不多,前来观光的游客很少,“一年到头,农家乐基本挣不到钱。”经营情况改善发生在2015年政府对羌寨进行风貌改造后。村庄外墙整体改造、新铺上山石板游道,以及引溪水入寨,形成“小溪穿村过,鱼在水中游”的旅游胜地。“原来农家乐没生意,我们只能靠打零工、卖竹笋,一年挣个七八千,现在生意好了,一年挣个几万没问题。”

陈永全说,去年村民人均有7000多元的收入。这在当初的老家是不可想象的。在汶川老家,村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是上山挖药材,每人每年最多有2000多元的收入。

经济发展带来的改变也悄然发生在直台村,何燕说,旅游发展起来后,村民们接触到的人和事都多了,“眼界开阔了,观念也变了。以前我们都不大愿意和外人说话,我们汉语也说不好,现在因为跟游客接触多了,汉语水平提高了不少。”

“游客来了就是看风景,听羌歌、喝咂酒、跳锅庄,什么也拿不走,给我们留下的是增收。”对“生态文明”这个词,陈永全有自己的见解,“天也蓝,地也绿。一边看风景,一边捡财富。这日子,过得让人羡慕!”

当记者离开直台村时,何燕唱起了老一辈曾经为迎送红军唱过的《咂酒歌》:“清凉凉的咂酒,咿呀嘞嗦嘞,请喝,请喝,喝不完的咂酒……”

歌声中,透着感激与满足。

记者  李燕茹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