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为粮之本,耕地质量是粮食生产的根基
不断提升耕地质量,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牢牢端稳“中国饭碗”的一张“关键牌”。
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要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近年来,我市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打造,连片打造了高标准农田近30万亩,为“天府粮仓”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提供了有力保障。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国是人口大国,保障粮食安全是我们的头等大事。
位于邛崃市冉义街道的10万亩高标准农田,是保障粮食稳产高产的核心利器,高标准农田到底“高”在哪儿?今天来为大家揭秘。
眼下正是正是稻谷拔节生长的黄金季节,走进我市高埂街道十万亩高标准农田粮经产业综合示范区,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绿色稻浪随风翻滚,尽显夏日的勃勃生机。
与普通的农田不同,示范区内的农田不仅更加宽广平整,农业配套基础设施也十分完善,可谓是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
高标准农田到底“高”在哪儿?
高标准农田是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农田,是耕地中的精华。高标准农田有四个高。
农田质量高。主要表现在农田平整、土壤肥沃、设施完备、道路通达等,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推动了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生产。
产出能力高。高标准农田建成后项目区粮食产能平均能够提高10%—20%,亩均增收100公斤左右的产能。
抗灾能力高。高标准农田提升了农田灌排能力,是保水、保肥优质良田,无论是应对干旱还是洪涝,高标准农田都能很好地应对。
资源利用高。高标准农田在促进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同时还能节省化肥、农药、人工等,资源利用率变得更高。
农田提标准,稳产有保障
高标准农田建设既夯实了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也加快了农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也能很好促进咱们农户的增收。
黄光伦是当地的种粮大户,从事土地规模化经营近12年,他家承包流转的3000多亩良田就位于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从2015年正式建成高标准农田以来,黄光伦心里就有了一笔明白的经济账:他家耕地的土地生产能力提升了,农机的全覆盖使用又使得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种粮大户黄光伦:“高标准农田建设对我们种植户来说,好处很多,在高标准农田整治之前,这些田由许多小田组成,农业机械进场难,现在就没有这种障碍了。每年在农机具使用方面每亩田最少节约100元。大块的田便于我们耕种,这些田都是高标准高质量,而且高产。七八年前这片田的平均亩产1000斤左右,现在平均亩产水稻达到1200。总的来说,首先通过高标准农田整治,降低了种植成本,增加单产,同时便于现代化农机具的使用,我们每年在这些方面节约和增收相加,基本达到300元左右。”
打造天府粮仓新标杆
根据国家规划,到今年年底我国要努力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专门了解了我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情况,可见高标准农田对于真正做到“藏粮于地”,端好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是邛崃的传统支柱产业,邛崃素有“天府粮仓”的美誉。近年来现代农业在邛崃也是发展飞速,成绩喜人,这与我市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举措是分不开的。
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29.62万亩高标准农田。去年以来,新建成高标准农田2.01万亩、高效节水灌溉2190亩。今年到明年,将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高标准农田5万亩、高效节水灌溉5000亩。未来将以东部坝区粮食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95平方公里天府现代种业园高标准农田全覆盖,打造天府粮仓新标杆。
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 王定坤:“截至去年年底,我市已建成并上图入库29.62万亩高标准农田,对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主要优势为:一是突出规模建设导向。近年来,我市重点在东部坝区粮油产业区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规模化、连片式承载现代种业、都市现代农业、农旅产业发展。目前该区域连片打造高标准农田20万亩以上。二是强化建后管护利用。制定了《邛崃市高标准农田工程设施建后管护办法》,建立“市负总责+镇街监管+村为主体”建后管护机制,推动各级切实履行管护责任。确保工程设施良好运行,工程效益长效发挥。下一步,我市将结合成都片区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持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障粮食生产能力“要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造良田,端牢中国饭碗,邛崃广袤田野佳音频传。
记者:王亚娇 王生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