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出版的《人民日报》第10版经济版聚焦报道了我市积极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全程营造有感服务无感审批氛围打造了“无距离、有温度”的特色服务新模式。
报道中提到,时值冬季,我市一处住宅项目的工地上热火朝天。谈起项目的前期审批,项目开发经理李阳连声点赞:“2018年,我们公司初到邛崃,第一个项目前期审批跑前跑后花了小半年。今年7月,我们第二个项目签约,没想到3个月就完成手续开工了,部门审批时间仅12个工作日。不到两年时间,邛崃改革力度之大,让我们上海总部投资兴业的信心更足了!”
该篇报道还聚焦了邛崃近年来的工作情况,指出邛崃立足于县域层级和工作实际,对改革进行系统设计和整体推进。
今年8月,最终确定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为突破口试点改革,李阳所在的企业就赶上了这班车。
邛崃市政府常务副市长王海波告诉记者,工程建设领域中,项目生成阶段历来耗时最长、环节最多、最不可控,导致项目在审批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邛崃市率先把工程建设项目生成阶段、内部审查、集体会审等纳入改革范围,编制全流程52项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并以市政府通告的形式向社会公布和承诺时限及标准,让企业办事可预期、可确定。
通过减要件、压时限、并环节、促分类等方式,邛崃推进“以函代证”简易审批。建立规划辅导机制,审批事项中有18个事项转为即办,通过“一网通办”,审批要件从198项压减至100项,审批效率全面提速。
改革后,项目生成到竣工验收全流程办理时间从200余个工作日“瘦身”至70个工作日内,压缩率约70%;立项用地到竣工验收办理时间从改革前的90个工作日压减至50个工作日内,压缩率达44%,其中部门审批时间从35个工作日压减至14个工作日内。
不仅如此,邛崃市在“一窗通办”政务服务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实施无窗审批、专员服务。去柜台、无窗口、设专区,让办事企业“不对窗口,只对专员”,通过平等温馨的面对面交流,全程营造有感服务、无感审批氛围,打造了“无距离、有温度”的特色服务新模式。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