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酒源·名酒工业园·邛崃
首页· 微博·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聚焦城市会客厅】杨华珍大师:在邛窑找到心灵归属
文章来源:邛崃市新闻传媒中心 发布时间:2018-04-04 13:07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正是一年中最舒适的时节。建设中的邛窑遗址公园内,游人熙熙攘攘,一座充满艺术气息的川西民居院落——“成都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格外引人注意。院门里,两名女孩正在安静地绣着一幅奔鹿图。“奔鹿寓意长寿,是送给长辈的,要特别注意色彩搭配……”杨华珍站在一旁看着徒弟操作,时不时地叮嘱几句。

今年60岁的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馆长杨华珍,可谓“来头不小”。她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IOV中国)会员,阿坝州藏族传统编织、挑花刺绣协会会长。虽然有许多耀目的头衔,但这位大师看起来却非常朴素,就像一名和蔼慈祥的妈妈:头发随意挽在身后,带着一副眼镜,上身穿着一件简单的马甲……

 

 

倾心邛窑  华珍博物馆落户邛崃

藏羌织绣,是“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和“羌绣”的合称,二者均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采访中,杨华珍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织绣,“藏羌织绣有着悠久的历史,工艺可分为编织和挑花刺绣两个大类,主要以毛、麻、棉和桑蚕丝为原材料进行制作,是千百年来藏族、羌族为适应当地特殊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在不断创新和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地域特色。”

杨华珍出生在阿坝州小金县,从小耳濡目染,跟着外婆和母亲学刺绣。心灵手巧的她10多岁便已精通针法,还能进行一些创作。参加工作后,杨华珍拿起相机,在当地报社担任摄影记者。

2008年汶川地震的生死洗礼,改变了阿坝,也改变了杨华珍的人生轨迹。“我一个摄影的,怎样才能帮他们止血?”经过认真思考,她向报社提前递交了退休申请,重新拿起针线,带着12名藏族羌族老大姐一起走出寨子来到成都,注册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藏羌编织挑花刺绣协会。刚开始资金吃紧,没有销路,一度连交房租的钱都没有,但杨华珍咬牙挺过去了。2009年5月12日,文殊坊的“藏羌绣苑”开业,这是杨华珍的第一家店。她当年的这份选择和坚持,也使羌绣、嘉绒藏族编织、挑花刺绣3项工艺,在2014年5月,全部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杨华珍本人也被授予“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

邛窑遗址公园的“成都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位于3号馆和6号馆,馆内展出的一幅幅藏羌绣作品色彩夺目,构图新颖,做工精美,令人叹为观止,“这件作品叫《十二月花》,长5米,每种花都代表了一个月份。”杨华珍身上有着少数民族的热情和爽朗,她非常亲热地向记者介绍起她的作品。

展馆中一幅色彩艳丽、灵动自然的黑底双面花朵刺绣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杨华珍告诉记者,这幅山茶花是她专门为入驻邛窑遗址博物馆量身定做的,“共有8米,代表吉祥如意,光丝线就用了1斤多,有近30种颜色。”

谈起入驻邛窑遗址公园的初衷,杨华珍说,这是一段历史的渊源,“邛是我们藏语里酒的意思,过去我们藏区和羌区使用的茶具和酒具,都来自邛崃,从小我就听家里老人家讲邛崃与我们藏文化的渊源和关系,这次打造邛窑遗址公园,我非常欣喜,所以就过来了。”

杨华珍与老伴将家安在了邛窑遗址公园旁边,1年的生活,邛崃和邛窑对她又有了新的意义。“听人讲,我现在住的地方曾经就是藏族的居民区,这里空气和环境都非常好,也有文化底蕴,这里的人也很包容、很和谐,我非常喜欢。这一年我过的很开心,后期我准备把藏羌文化博物馆全部搬到邛崃,给我的作品一个归宿,这也是我的心愿。”

 

 

探索文创产品  带动更多邛崃妇女就业

除了一幅幅精美的传统藏羌织绣作品外,记者还在展馆内看到了拖鞋、抱枕、皮包等结合了藏羌绣元素的时尚文创产品,作为这门传统技艺的国家级传承人,杨华珍把曾广泛运用于藏族传统民族服饰和藏羌民族信仰的佛教刺绣唐卡的传统制作工艺加以革新,并加入新的设计理念和图纹,研发出了很多艺术衍生品,创立了织绣品牌MORDO,利用羌绣元素,制作了民族风情靠背、鹿皮刺绣包、晚宴包等一系列文创品牌。

近几年,植村秀、星巴克等国际大品牌也都纷纷找到杨华珍,请她帮忙设计形象包装。2015植村秀推出新年限量版洁颜油,瓶身精美的羌绣图案正出自杨华珍之手。杨华珍说,她一直在不断收集挖掘邛崃的历史文化与藏羌文化之间的结合点,并尝试将之融合,“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可以把藏元素放在邛窑出产的陶瓷上,做一些文创产品,让邛窑文物活起来、走出去。”

闲暇之余,除了打理工作室的事务,杨华珍还热心于为周边的妇女提供免费技能培训,教授他们藏羌织绣技术,“这样既保护传承了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帮助了农村妇女居家就业。”

几年来,杨华珍累计培训出1000多名“绣娘”。来到邛崃后,他5次前往南宝山为羌民进行织绣培训,“羌民进一趟城不容易,我带着徒弟进村,可以为他们培训技能、设计图样,再通过订单的形式来帮扶他们。”

谈到未来,杨华珍说,她最大的心愿是尽到传承人的责任,把技艺传承给更多的年轻人,并希望他们能把技艺和时尚、市场相结合,使技艺能更好融入现代人生活,在新时期得到新发展。

记者 王亚姣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