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做好老年人照顾服务工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和谐的实际举措。近日,全省部分县(市、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启动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我市作为四川省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之一,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我市在构建养老服务体系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收到了怎样的成效?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事实上,近年来我市在养老方面作出了许多探索。”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六个老有”目标,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养老服务工作的指示精神,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方针,以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为重点,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思路,全市养老事业收到良好成效。
“党建+养老” 促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数据显示,我市现有人口66万,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15.58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23.65%, 8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19084人,空巢(留守)老年人1375人,人口结构呈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的态势。
对此,我市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党建+养老”服务工作,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探索形成了“三强两优一联动”的321党建工作模式,为农村养老工作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促进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形成。
“三强”即强化队伍建设、强化制度建设、强化安全管理。以健全基层组织、规范支部建设、党员示范带头为突破口,促进敬老院党支部等,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党员固定活动日”等基本制度,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定期组织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根据老人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要,制定谈心谈话等关爱制度,让其成为支部凝聚敬老院老人的“中心磁场”,有效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达到共建和谐敬老院的目的。同时,积极开展党员与老人的结对帮扶,为老人提供精神慰藉、生活照料等服务。
“两优”即优化服务水平、优化生活环境。将基层党建与为老服务深度融合,不断为基层党建提供新动能。敬老院工作人员特别是党员把每一位老人都当成自己的亲人,为老人提供护理服务,同时设立监督电话、举报箱等,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不断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开展走访慰问居家养老困难党员等服务对象,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法律安全知识讲座、重温入党誓词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支部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一联动”即与住地基层党组织联动。与老人住地基层党组织开展一对一助老探访服务,以签订协议的方式确定长期固定的助老探访服务团队或人员,对重点关爱的老年人上门定期巡访。每逢重大节假日,积极组织党员到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敬老、爱老活动,营造关爱老人的浓厚氛围。
绘就“关爱地图” 实现精准助老智慧养老
“如何提供精准为老服务,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率先绘制出“幸福养老关爱地图”,建成成都市首个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全面掌握全市“四类老人”的基本信息、服务需求,精准匹配为老服务资源,有效实现为老服务质量监管。
走进宝林镇的成都市首个养老服务中心,中心触摸屏上显示了收集的老人数据,屏幕左侧显示老人人数、年龄比例、身体状况和享受政策人数;屏幕右侧则是我市地图,每个老人都在上面被清晰标注……只要轻轻触碰这些圆点,老人基本信息框就会弹出,再点击信息框,就会显示住址信息、关爱记录和养老服务记录等详细准确数据,详实数据汇成我市“幸福养老关爱地图”。
通过“云数据”平台,关爱地图植入了全市60周岁以上低保老人、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空巢(留守)老人等分布情况、服务需求及全市养老服务设施,一方面可掌握老人不同时期的服务需求,联系就近的社会组织或“为老服务”队伍前往老人居住地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也对社会机构服务质量水平具有良好的监督作用。
不仅如此,关爱地图还包含了网页数据管理平台,设置了居家环境安全监测、健康状况统计等许多子版块,可及时掌握和梳理全市老人健康状况,并给出相对应生活建议。同时平台还提供用药提醒、电话医生、咨询挂号服务。
相关负责人表示,“幸福养老关爱地图”是一项便民利民的民生工程,不仅能为全市老人提供精准为老服务,还通过大数据整理和分析,发现为老服务上存在的问题,为政府提供有效决策依据,真正实现精准助老、智慧养老。
医养融合 实现无忧快乐养老
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在推进“医养融合新模式”中,我市建成全市首家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平乐颐养居,引入专业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形成“政府监管、团队运营、职权明晰、优势互补”的养老服务新模式。同时,开启民办公助运行模式,投入259万元,在华大医院和可利特医院建成社区养老院,试行“民办公助、互惠互利、财务独立、政府监督”的社会养老服务新模式,以基本养老服务为基础、以医疗服务为重点,让老人入住后既可以得到医疗保障,又能享受养老服务。
此外,针对失能老人、独居老人和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提供定期体检、家庭医生签约、上门巡诊等基本服务。“我们还建立了居家、社区医养融合新模式。”相关负责人说,到今年年底,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与医疗卫生机构签约率将达100%;在市级成立老龄服务中心,配备5名编制人员,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均配备专(兼)职老龄工作人员,保证城乡老龄工作有人抓、老人事情有人管、老人困难有人帮,大力构建三级为老服务工作体系;将老龄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老龄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持,夯实老龄工作基础。
“通过‘医养融合新模式’建立的日间照料中心、为老服务团队,将依托‘幸福养老关爱地图’中云数据平台提供的信息,及时了解并掌握老年人需求,及时为他们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真正搭建起了‘线上+线下’为老服务桥梁。”市民政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坚持政府投入和市场运作两端联动,充分整合资源,探索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融合的多元养老服务体系。精心绘制“幸福养老关爱地图”,依托云数据平台信息及村(社区)、基层老协等服务优势,及时了解老年人需求,精准提供为老服务,有效推动精准助老。鼓励养老服务参与社区末梢治理,让为老服务由简单生活照料逐步向救助帮扶、社区照顾、医疗护理等方向拓展,切实增强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记者 古若仪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