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按照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以及“治霾十条”工作部署,认真开展“共创美丽蓝天”行动、大力实施“治霾十条”,形成上下联动工作体系,大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各项工作,收到良好成效。
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我市空气优良天数为204天、同比增加23天;PM10平均浓度64微克每立方、同比下降13.5%;PM2.5平均浓度46微克每立方、同比下降13.2%。
清洁降尘 强化实时监控
工地进行“雾化喷淋”作业,进出口安装立体式冲洗设备,设置扬尘监测系统,实时监控PM2.5、PM10、噪音、风力风向、温湿度等数据……如今,我市各工地,都能看到这样的场景。
“今年,我们主要采取了压减燃煤、治污减排、控车减油、清洁降尘、综合执法等措施。”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其中在清洁降尘行动中,推进装配式建筑,积极开展建设工程文明施工达标工作和扬尘在线视频监测等工作,40个符合安装条件的建设工程项目已全部安装扬尘在线视频监测设备及雾炮车。同时持续加大工地及运渣车检查力度,强化夜间检查及空气子站周边检查,共整改工地243次,查处工地15处,劝导225台次脏车实施冲洗,处罚运输车辆82台次。加强道路机械化湿式清扫,重点道路每日机械冲洗不少于3次,增加了秋冬季等不利气象条件下的冲洗频次,日平均冲洗面积400万平方米,强化了空气子站周边清洁降尘。
值得一提的是,在民集中居住区、工业园区、餐饮等污染排放集中区域及城市的风向通道等地我市还建成了4个空气微站,对所属网格范围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PM10、PM2.5六项污染因子进行实时监控,动态反应网格内道路扬尘、汽车尾气排放、建筑施工扬尘等大气污染变化情况。“此项举措进一步加强了重点区域空气质量的监测和分析能力,为制定空气质量整治提升方案提供了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该负责人说。
治污减排 淘汰落后产能
“散乱污”企业整顿、关停三无企业、淘汰落后产能等,是我市治理大气污染最直接的手段。
走进回龙镇榆树村14组的成都富华砖业有限公司,曾经的24门轮窑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新建的隧道窑生产线和新厂房,废气排放造成的污染得以大大减少。
据了解,今年我市在治污减排行动方面,对列入成都市淘汰计划的1家造纸厂、1家砖厂落后产能工艺设备实施了淘汰,完成了年度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在“散乱污”企业清理中,已整治及关闭453家,基本完成了目标任务。另外,还通过白天明查、夜间突查等方式加强对工业企业废气排放及治理情况的巡查,对3家重点企业实施了废气排放深度治理,制定了4家成都市控重点企业的废气“一企一策”减排方案。
同时,实施家具、化工、加油站、汽修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重点行业专项整治,采用低温等离子、尾气燃烧法等技术对6家重点企业实施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全面完成城区66家烧烤店碳改电、碳改气。大力推进燃煤锅炉淘汰和“煤改电”、“煤改气”工作,引导鼓励企业积极申报燃煤锅炉淘汰补助资金项目,截至目前,共完成60台燃煤锅炉淘汰和清洁能源改造,禁燃区燃煤锅炉已全部“清零”。
综合执法 形成治理合力
加大工业源废气整治力度、提升生活源废气整治水平、强化机动车排气整治措施……强有力的治理措施需要好的协作机制。入冬以来,在市城管、环保、建设等各相关部门的持续努力下,全市空气质量总体持续向好。
“共创美丽蓝天行动实施方案,既强化了部门监管,又建立联防联控、协调管理机制,形成了全社会齐抓共管的防治格局。”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综合执法上,截至今年10月,全市环保系统共查处111起环境违法案件,处罚金额710余万元。大力开展占道露天烧烤专项整治,通过宣传发动、摸底排查、建立台账、联动执法等手段,强化管控措施,防治油烟污染扰民,共查处餐饮油烟问题9330余起。强化露天焚烧整治,严格巡查执法,落实“五包”工作机制,大小春秸秆禁烧期间未发生露天秸秆焚烧行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5%。
在控车减油行动中,严格车用油品监管。2017年全面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共抽测车用油品17批次,合格率为100%。强化机动车尾气排放及检测监管,印发《邛崃市机动车环保检测工作规范化管理实施方案》,共查处4起擅自改装或撤除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装置的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了机动车尾气检测站监督检查及周边秩序整治。强化黄标车监管及淘汰,印发《邛崃市黄标车淘汰工作实施方案》,全面禁止黄标车在城区道路行驶,共淘汰黄标车557辆。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正按成都市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规划逐步推进我市充电桩建设,目前已完成1个点位,4个桩的建设。严格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监管,强化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对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水务、园林等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情况的监督检查,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
记者 古若仪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