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酒源·名酒工业园·邛崃
首页· 微博·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金秋时节 邛崃渔香米飘香
文章来源:邛崃市新闻传媒中心 发布时间:2018-09-21 14:03

临邛自古称繁庶,天府南来第一州。作为成都平原的农业重镇,邛崃素有“天府粮仓”之称。

 

 

“千年的邛崃五谷庙和神农浮雕遗迹,彰显了我市深厚的农业文化历史,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邛崃农业大县的历史渊源。”结合当前我市农业发展现状,相关人士认为,跨越历史长河,从传统农耕社会迈进现代社会的邛崃,凭借其悠久的农耕文化传统和扶持政策、现代科技与人才的助力,农业发展俨然成为巴蜀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星。

稻渔综合种养,“邛崃渔香米”品牌建设,便是我市农业发展的典型。漫步在邛崃渔香米种植基地的乡间田埂上,在黄灿灿沉甸甸的渔香米稻穗下,随处可见一群欢快游弋着的稻鱼,稻盛鱼肥,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邛崃自然资源丰富、地理环境极佳、土地肥沃,形成了极其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非常适宜水稻栽种和淡水鱼养殖,稻田养鱼历史久远。厚重的历史文化、优渥的自然环境、先进的种养技术,促进农业不断发展壮大。”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积极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结合市场需求变化,大力推进稻渔综合种养,加快“邛崃渔香米”品牌建设步伐,探索出了运用高科技、规模化、高标准的稻鱼综合种养模式,目前正申报国家地理标志,“已成为全国33个稻渔种养综合示范区之一,在成都是唯一的。”

清代著名学者伍肇龄《三月一日回里》之诗有句云:“几处渔粮春水绿,四垂云幕隐山青。”就是他回乡时见到此景,有感而发,赞美故乡的渔香米和美景。

目前,我市渔香米稻田种植面积近2万亩,每亩净收益达到6200余元,与过去相比,每亩净收益增加了4900元。稻鱼采食飘落的稻花,渔香米稻谷由稻鱼排出的天然肥料滋养,种养循环,稻鱼共生,水乳交融,由此方式生产出的大米才能得名“邛崃渔香米”。邛崃渔香米具有鲜明的质量特色:外形均一、颗粒饱满、鲜有碎米、腹白较小、色泽晶莹;米饭油亮回甜、清香适口、软而不黏,咀嚼性较好。优良的品质,不仅使渔香米深受当地种植大户和消费者的青睐,更是以高端产品身份打入了国内优质米市场。

市农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依托资源优势,发展、壮大邛崃渔香米产业。将从加大邛崃渔香米标准化种植技术的宣传、推广,扩大种植面积;拓展邛崃渔香米产品粗加工能力,提升产品品质;实现一二三产融合互动发展,销售商品同时转变成经营稻渔综合种养,充分发挥以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为核心的邛崃乡村振兴示范走廊效应,努力书写乡村振兴的“邛崃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