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服务社区居民,最终实现对负责区域的“精细化管理,贴心式服务”,是网格员的工作内容。而对山区镇乡的网格员来说,他们还有一项特殊的任务——地质灾害巡查。
7月14日晚9时,油玉路南宝山镇龙洞村2组路段发生塌方,导致道路中断。龙洞村网格员杨玲接到群众电话后,立即将情况上报村两委,随后她与村两委干部、南宝山派出所民警赶赴现场。因雨势太大,视线不明,道路上方还有沙石滑动的迹象,为确保安全,大家认为不能立刻清理,只得在现场设置警示标志,组织疏导交通,并将现场情况上报南宝山镇。镇政府立即通过微信、“为村”等平台告知群众塌方情况,并联系相关职能部门处理。
第二天清晨6时,雨势变小,市交运局安排了机具进行清理。龙洞村两委干部和网格员负责清理机具无法清理的淤泥沙石。11时,道路疏通,但现场仍有散落的沙石、堵塞的淤泥和水流顺着公路下泄。“存在安全隐患,所以我们留在现场值守一直到下午2点,没发现险情,交通基本恢复正常才离开。”杨玲说。
像这样的工作,对于杨玲而言是常事。近段时间,暴雨频发,山区镇乡发生地质灾害的机率增大。“天晴隔天巡山一次,下雨每天都要巡查,下大雨早晚都得巡查。”杨玲说。
龙洞村仅150多户480多人,大部分都已搬到场镇集中居住,但依然还有三分之一的群众散居在山间7.6平方公里土地上,杨玲坐车巡山一次需要半天时间。对普通人而言,下雨天尽量不要上山,但对网格员来说,下雨天要多往山上跑。
7月18日上午,杨玲与村两委干部返回油玉路塌方处查看,未见异常。随后驱车前往3组一处山体滑坡地段,路遇电路抢修断道施工,杨玲一行下车步行,11时30分到达现场,附近村民正用铁铲清理路上的淤泥。“昨晚7点过山上雨大,晚上10点过发生山体滑坡,幸亏量不大,也没有人员伤亡,还能通行。”杨玲说,接到群众电话后,她一直记挂着,现在看到没有大问题才离开,继续巡查。
为了更好开展工作,杨玲挨家挨户发放网格化服务联系卡,邀请村民加入“龙洞村邻里自愿服务群”,方便群众有问题及时联系自己。“有大家的支持和帮助,我才能干好这份工作。”杨玲说,龙洞村地广人稀,自己一个人能力有限,得益于群众第一时间发现上报,派出所民警、村两委干部、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动联勤”,才能及时发现地灾,排除危险,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记者 李燕茹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