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酒源·名酒工业园·邛崃
首页· 微博·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一切为了病人的托付——访市级优秀卫生人才、市医疗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马代全
文章来源:邛崃市新闻传媒中心 发布时间:2018-07-02 13:52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唐代名医孙思邈提出了医生的行为准则,把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生尊称为“大医”。市级优秀卫生人才、市医疗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马代全,就是这样一位“大医”。

 

 

急患者所急——全心付出,赢得好评

6月26日上午,记者按照约定时间来到马代全的办公室采访,刚一进门,便看见他被病人团团围住,后续还不时有病人拿着诊断书来排队。马代全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主任而把患者推给下属医生,而是热情接待,并不时中断采访。

一名患者感觉胃部不适,在其他医院诊治后也不见效果,因此特意来找马代全帮忙。“这里痛吗?有什么感觉就告诉我。”拿起听诊器,马代全反复询问。待仔细了解病情后,马代全给出详细的治疗意见,并叮嘱患者注意饮食规律。

看完病后,马代全告诉记者:“在我们医生心中,病人永远是第一位。每当病人到我这来,我都不忍心让他们等待,特别是对从外地或者乡下赶来的病人,能挤出时间看的我都会看,无论是不是挂的我的号。”自穿上白大褂31年来,马代全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正是凭着对患者的认真负责的态度,马代全与患者建立了融洽和谐的医患关系,全身心的付出,高度的责任心和浓浓的爱心,让他赢得患者的一致好评。

忧患者所忧——掌握前沿,排忧解难

作为消化内科主任,马代全处处为患者着想。多年来,他坚持每天查房、检查病历,周末也不间断,把治愈病人当作自己最大的快乐。当天采访,记者注意到,他右上大拇指上带了一个乳胶指套,对此,马主任解释说:“因为每天需要翻10多本病历,一本有时要翻40多页,带上这个不仅可以方便翻页,还能减少点手指疼痛感。”

马代全还经常带领科室医务人员到镇乡义诊,给老人和孩子讲解疾病预防知识,生动的讲解、风趣的语言,如春风化雨让大家在笑声中掌握到前沿医疗知识。

2003年5月2日中午12时,时任牟礼镇卫生院院长的马代全正带领巡诊小组在该镇永丰村对刚从外地回来的民工检查身体,突然接到电话,父亲去世了!同事都劝他立即回家,但眼角尚挂着泪花的马代全什么也没说,继续指挥大家进行检查,直到下午1时过工作结束,他才往回赶。简单地料理过丧事之后,5月4日,马代全又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他告诉同事:“我也想回家尽儿子一份孝心,但是在抗击非典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和共产党员,我别无选择……”

2016年9月,马代全曾治疗过的一名肝癌患者病情恶化,然而由于该病患是名僧人,没有任何依靠,只得打电话给他。知晓此事后,马代全安排时间,行几十公里到大邑县金星乡白岩寺看望老人,并为他联系医院,安排治疗,垫付了医药费。

像这样为病人排忧解难的故事,在消化内科里时有发生。说起马主任,许多患者都赞不绝口:“马主任医术高超,待人很亲切,他总是会仔细地叮嘱我该注意的情况”,“马主任看病时总是非常仔细地询问我的病情,对我进行开导和安慰”“找他看病感觉比较踏实,很放心”。

做事先做人——低调务实,默默奉献

“我们拥有周边地区最先进的消化科设备仪器,从技术到服务,从人才到管理,消化内科带给了患者诸多福音,解决了不少患者多年未解决的疾病。”马代全说。在消化内科医生办公室,记者看到墙壁上挂了多面患者送来的锦旗,有本地的患者,也有大邑、名山等地患者。

在同事眼中,马代全是一个负责任的好领导。作为学科带头人,他更是尽心尽力帮带科室后备人才,使他们的能力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同时,马代全潜心钻研,他撰写发表专业论文近20篇,连续二届被选为中华医学会成都分会消化专委委员,选为四川省消化心身联盟理事,担任成都市消化疾病质量控制专家,为邛崃市消化质控专家组组长,是我市较早的主任医师之一。

而在记者的眼中,马代全是一名低调的医务工作者,是一个为患者愿意默默付出的人。在采访中他反复说,从医31年,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每个医务工作者的本职工作,不值得宣扬。

低调做人,潜心做事,马代全始终以病人为中心,从不曾有半点私心。他说:“医生一旦少了一点无私,那么病人就多了一份危险。”

行医三十余载,甘苦自心知。马代全工作中沉稳、睿智,以一腔热血,饱含爱心的积极心态,以奋发进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医疗卫生工作者执着、敬业、奉献的精神。

记者 何婷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