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酒源·名酒工业园·邛崃
首页· 微博·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世界水日—中国水周】 “精美-邛崃”水务保障——2017年水务工作纪实
文章来源:邛崃市新闻传媒中心 发布时间:2018-03-19 13:37

2018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六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一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18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借自然之力,护绿水青山”。我国2018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随着“世界水日”的到来,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记者从市水务局了解到,过去一年,该局按照中央、省、成都市水务工作总体部署和邛崃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安排,以项目为支撑,以河湖长制管理、水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民生为落脚点,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切实提高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务保障。

 

 

水环境持续改善

持续开展河渠污染治理工作,强化已完成治理的24条黑臭河渠后续管理。2017年已开展对镇乡(街办)水环境治理情况月考评工作12次,共计发现水环境问题2470处,均已反馈进行了整改。同时,加强了日常的巡查督办,已下发河长制督办函181份,并全部督促整改到位。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完善供排水体系

完成了邛崃市天台山主景区排水工程和水口马湖污水处理厂建设,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170吨/日;实施邛崃市第四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水管道工程等3个项目,新增污水管网长约1.6公里;启动邛崃市第四污水处理厂委托运营工作,不断完善全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严格落实排水许可工作,办理排水许可166个。

实施邛崃市城市自来水厂改扩建工程、邛崃市临济喻岗、卧龙杯土、桑园大林等管网延伸工程、天台山主景区供水工程、邛崃市扶贫村供水工程和邛崃市卧龙水厂水处理工程等饮水保障工程,累计新增供水规模约7万吨/日,新建输配水管网约100km。进一步完善了我市城乡供水保障体系。

提升防汛减灾能力

落实相关运营经费80余万元,市场化运行维护防汛减灾非工程措施系统;发布相关预警信息近2万条,印发防汛减灾宣传手册、宣传单约4万份,开展各类防汛和地灾防治演练100余次。建立以市-镇乡(街道)-村(社区)三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整合社区、学校、广场等公共资源,目前全市90个避灾安置点,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万人避灾。健全各级防汛指挥领导小组52个,成立抢险队伍258支,抢险人员5200余人,明确山洪灾害危险区巡查转移责任人90人,灾害信息报送员54名。全市共疏散转移12000余人次。

 

 

加快农田水利提档升级

实施完成了邛崃市汤堰、三轮堰渠系节水改造等成都市级农田水利项目12.5公里骨干渠系整治;围绕农业产业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2万亩;完成了成都市第三轮第二批18个相对贫困村2016、2017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了六个水土保持方案补偿费的征收工作。

严格水资源管理

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以及“四项制度”,强化水资源的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全面开征水资源税,作为全国第二批改革试点省份,从2017年12月1日开始,我市全面开征水资源税。征收水资源税将坚持税费平移原则,正常用水负担不会增加。通过费改税,强化纳税人节水意识,促进水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加快推进水生态建设

以南河生态休闲廊道为抓手,持续开展南河“一轴三带”水生态建设,累计完成河道生态治理42.53千米;新建和改造生态景观拦水坝7座;新建护岸约22.11千米;河道疏浚约33.76千米。通过实施河道疏浚、生态堤防建设、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水景观建设、重要节点打造等,南河休闲生态廊道环境持续改善,宜居水岸建设成效显著。

严格水政执法工作

共组织专项巡察13次,发现问题隐患53处,整改完毕53处。严惩水事违规行为,对非法盗采砂石等违规行为快查严办,立案12起,共作出罚款人民币41万元。

记者  姚凯峰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