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酒源·名酒工业园·邛崃
首页· 微博·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我市打造全覆盖普法体系
文章来源:邛崃市新闻传媒中心 发布时间:2017-09-06 11:52

近日,羊安新城广场,热闹的广场舞音乐安静下来,广场上的LED巨幕上播放起法治节目,领舞大妈化身普法宣传者,为群众讲起婚姻家庭、土地流转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今年7月,新城广场完成升级打造后,定期在广场人群高峰期播放优秀法治节目,同时还将“领舞者”培养为“法律明白人”,在广场舞休息时间进行普法宣传。

这只是我市全面构建法治宣传阵地的一个缩影,通过创新法治宣传举措,人人学法、人人普法、人人守法的良好氛围正在加快形成。

 

建立新队伍   普法宣传进社区

“入户盗窃29块钱的腊肉,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你觉得法院的判决是否合理呢?”“酒驾和醉驾的标准你们知道吗……”今年4月,市检察院“红色法治小径”工作室干警来到羊安镇檀阴村开展“一村(社区)一讲堂”活动现场,主讲检察官提出了一系列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问题。

针对热点法律问题,群众展开了积极讨论。“本来觉得一块腊肉值不了几个钱,会不会判得重了,但听检察官讲了才晓得入户盗窃的潜在危害很大,就跟醉驾一样。”市民王先生说。

市检察院还向群众发放了普法宣传资料,群众也积极提出法律方面的疑惑,与检察官进行交流。“这样的普法活动很接地气,掌握了这些法律知识,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守法用法。”现场群众这样说。

如今,“一村(社区)一讲堂”活动已经覆盖到全市271个村(社区)。“我们整合了市级各行政执法部门、律师事务所、社会普法志愿者等力量,组建邛崃市法治宣讲队和邛崃市法治创意人才队,定期到村(社区)做宣讲。”市依法治市办负责人说。

法治宣讲着重围绕群众关注的婚姻家庭、农村土地流转、外出务工、醉驾等工作生产生活中涉及频率较高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发生在身边的案例为教材,进行宣讲。

 

开办新栏目   短视频获市民点赞

男女朋友分手后,男方找女方讨要交往时赠与的钱财礼物,讨要不成,还将女方告上法庭。这则故事出现在了最新一期的《龙梅焘说法》节目中。

《龙梅焘说法》是市司法局推出的自制普法短视频,以案例解说、访谈、歌曲、小品、曲艺等多种形式向大众做普法宣传,从3月开播以来,已经累计播出11期,深受群众喜爱。

“没想到川话版的法治故事这么好看。”市民李女士说,每期节目她都会看,“都是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事儿,里面的演员也演得好。”

如何让普法宣传喜闻乐见?关键是用好平台讲好故事。

市依法治市办负责人表示,“现在大家都爱看短视频,我们就利用这种新媒体的表达方式,让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工作人员用四川话来讲、来演。”

为了增加覆盖面,我市还在广播电台开设专题法治广播节目,由全市各行政执法部门筛选涉及本部门民生、执法中的经典案例,轮流上线,每周六黄金时段在成都全域播出,收听率排同时段第二名,同时将该法治广播制作成普法音频在各村(社区)村村通广播中进行播放。

 

借力互联网   法律援助无死角

“欠了近4年的工资追不回来,没想到在微信上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今年1月,牟礼镇村民赵勇在“邛崃普法”微信公众号上看到“邛崃市开展为农民工讨薪法援专项活动”的一条推送消息后,立即按照消息上的联系方式进行咨询。

原来,早在2013年2月,赵勇和其他30余名农民工,受雇一建筑工程公司在康定县某工程务工,事后公司欠下他们劳务工资款总计50余万元。之后,30余名农民工多次前往该公司管理人员家中追索欠款均没有成功。

“我当时在微信上看到这条消息,就立即联系了他们。”赵勇说,今年2月,市法律援助中心受理了该案,同时指派四川守良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陶守良承办。最终,经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了调解协议,建筑工程公司同意于今年9月30日前一次性支付赵勇等30名农民工工资总计50余万元。

“开通‘邛崃普法’微信公众号,就是借力‘互联网+’渠道,更好地开展法律援助。”市依法治市办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微信公众号上已经开通“法律援助”“公证服务”“人民调解”等栏目,同时将全市律师从业者接入平台,群众动动手指就能享受便捷的免费法律咨询和相关的民生政策解答服务。

立足以案释法,群众还可以通过微平台随时看普法微电影、听专题普法广播、赏法治书画作品。结合时间节点在微信平台开展各种法治知识有奖活动,刺激群众主动学法。

“微信普法形式多样、内容接地气,使得微信平台关注量已从年初的2000多人达到目前的1万4000多人。”市依法治市办负责人说。

 

搭建“三级网络”

普法阵地全覆盖

在冉义镇集镇新区,一个占地面积10余亩的冉义法治文化广场成为普法文化新阵地。

该阵地位于新修的集中居住区内,是居民休闲、散步集中地。在建设上,一方面瞄准当地支柱产业——民族用品、特色亮点——万亩高标准农田和政府行政工作与法治融合,打造出“法之韵”“法治橱窗”等展示区域,另一方面注重与当地历史文化融合,将革命烈士朱英汉、九龙贡米、义渡冉义等文化名人和历史典故制作成“法治屏风”展示区,同时加入法治故事、法伴一生等普法元素,因地制宜,打造成具有特色的法治文化广场。

“现在住上了新房子,还有那么漂亮的法治文化广场,每次饭后来散步,都会给孙儿指着学习一下上面的法治小故事。”在当地居住的冯大妈说。

如今,这样的法治文化设施已经覆盖到城区、镇乡和村(社区)三级。在城区,先后建成瓮亭法治文化公园、河滨法治文化广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七星街法治文化主题街道等引领型法治文化阵地4个;在镇乡,将当地传统文化与法治文化有机结合,指导镇乡建成特色化法治文化阵地20个;在村(社区),全面落实法治大讲堂“7+3”计划,并结合“三无院落”、老旧院落整治,建设基础性法治文化阵地。

“目前,邛崃已经构建起法治文化设施‘三级网络’。”市依法治市办负责人说,依托这些法治文化新地标,全市的普法氛围愈加浓厚。

据悉,2016年成都市组织的第三方测评中,邛崃市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满意度测评名列成都市前列。我市被成都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六五普法先进区(市)县”。邛崃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学法用法工作组办公室被省委、省政府评为“2011-2015年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先进集体”。

本刊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