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酒源·名酒工业园·邛崃
首页· 微博·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老照片:永安场部队油库往事
文章来源:邛崃市新闻传媒中心 发布时间:2017-08-03 13:43

我家原在县城东二十公里外的泉水永安场部队油库。父亲许光忠,时任油库负责人。1962年7月中的一天饭桌上,父亲突然对我说:“孩子,印度要和我们中国打仗了,爸爸真的太忙了,你帮妈妈多照看弟弟们。”从这一天起,我开始关注起父亲和油库的工作来。

 

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胜利后

油库干部战士在永安场部队油库俱乐部的合影

 

油库和一沟之隔的兵站,始建于1953年,同隶属成都军区后勤部成昌兵站,分别负责西藏及川藏公路沿线部队和地方的战备油料储存保管收发任务和进出藏人员的食宿接待任务。

据先后担任过该油库上士和兵站司务长的朱华林回忆,1957年至1962年间,油库有干部战士五六十人;兵站只有十几个人。油库当时是营级单位,主任先后由武兵(老红军)、杨香林和我的父亲许光忠担任;兵站属连级单位,站长王福贵、指导员雷秋发。

油库总占地一百多亩。其中,仓库区约七十亩,生活区约十亩,其余为多功能服务区。仓库区呈平面长方形,内建倒U字形库房。库房东西北三面靠库墙一米筑建,南面U字出口,敞对仓库区大门。砖石结构,上盖青瓦,除后面砖墙密封外,其余三面全敞通风,底部垫沙,里面可存放12000只各类战备油桶。仓库区四周有四米高的青砖围墙,上布铁丝网,墙角竖立四个三四丈高的青砖砌碉堡,外有一条消防水渠环绕,渠外泥土堆就近两公里长的掩体。

生活区有接待室、宿舍、俱乐部、食堂,一律为砖木结构瓦房建筑,内有水塔,打有水井。 多功能服务区设停车场、加油站、操场,周边还有猪圈、果园、菜地。

早在1962年6月,中印边界线就开始紧张起来。印度在中国藏南边境不断骚扰,把两国带到了战争边缘。前线告紧的日子里,油库和兵站一片繁忙。平日油库所有的大门都趟开着,运进运出油料的军用汽车川流不息地经过;大路边,操场上,树林中,菜地里,一切能停车的地方,都有等待装油的车辆停放;军人们在营区穿梭,一个个胡子巴茬,汗流浃背,浑身油污,忙忙碌碌的总不停息;战士们推动油桶上下车发出的轰响声,过往汽车的喇叭声,指挥员的呼喊声,响成一片……

不久,母亲等随军家属也组织了起来,一部分负责为干部战士缝缝补补,洗被子洗衣裤;一部分到食堂帮厨,洗菜淘米,到市场上采购主副食;身强体壮的,还参与站岗放哨和夜间巡查,或派到兵站当义务接待员。

1962年10月,印度军队的坦克碾过喜玛拉雅山的积雪,窜过麦克马洪线,冲在最前面的印度兵用二十四把步枪刺刀,对准了中国士兵吴元明,逼吴开第一枪。无果,印军数天后向我边防军开枪开炮,打死打伤我军七人,挑起了中印之间震惊世界的一场战火。

随着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的全面打响,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原61军许志忠的老首长)、中将韦杰亲临兵站和油库,坐镇指挥整场战役的后勤保障工作。

最忙活的日子要数十月底的某一天,那天来油库拉油的美式大道奇车不下三百辆,在兵站就餐的上前线战土约三千人,干部战士为此忙活了一个通宵,手脚打起了血泡,包扎一下又开始干活。没时间吃饭,炊事班和家属就把肉包子和冷开水送到他们手上。邛崃县委、县政府获悉此事,还派出专人专车送来大米、蔬菜、水果和猪肉。泉水公社的方永珍书记也带领全社的基干民兵前来“参战”, 保障库区安全,保护道路设施,部队需要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在军民的共同努力下,当天的各项任务圆满完成。那几个月里,来油库运送油料的汽车每天平均在两百辆以上,兵站接待的人员不下千人。

1962年11月21日,中国军队在中印边界大获全胜。父亲所在部队圆满完成了战备和战争后勤保障任务,不久,韦杰将军派人送来战利品,慰问油库和兵站的干部战士,战利品有印度香烟、印军罐头及降落伞制作的礼品,发放仪式就在油库俱乐部举行,加之1959年西藏平叛战斗中,中央慰问团曾在俱乐部召开过慰问大会,小小的俱乐部从此成了没人命名的公共纪念场所,成了油库和兵站人拍照留影的首选地。

一段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大抵都会将感人的细节,诉诸与平实的文字之中。细细回味,故事中的人和事,的确值得我们好生铭记与怀想。

口述/许龙   文/唐文栋   图/朱华林

《今日邛崃》